2023浙江宁波高三九校联考一月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玉竹加盟网 2023-06-22 10:41:52

【导读】规范格式,以及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见2023浙江宁波高三九校联考一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见2023浙江宁波高三九校联考一月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大众以精神滋养。


(摘编自《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界。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认的大诗人往往人品与文品俱佳,其创作的诗歌作品也必然是“第一等真诗”。


B.“诗言志”与“诗缘情”并不是对立关系,因为“情”与“志”本质上是一致的。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为了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唐宋词人将其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到诗歌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唐宋诗词的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C.唐诗宋词展现了现代人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其内容与现代人没有距离。


D.读者要化被动为主动,对作品的意蕴作出更多诠释和解读,从而增加作品的内涵。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况周颐“读词之法”的一项是( )(3分)


A.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D.诗词的入门之法不在书中,而在吟诵中。


4、围绕“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材料一是如何展开论证的?(4分)


5、读者应如何与古代词人“交流”与“对话”?请结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加以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朵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身未娶。也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


塞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云成团了。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瓷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籽实,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就有点不屑。


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呼号,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


柴格,柴格,柴格/你的白羔饿得慌呀/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那母羊竟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牧放的羊。找老牧人,却见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竟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8期)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3分)


A.小说开篇写人,说老牧人“仙风道骨”,颇能引人入胜。开头二段主要交代了老牧人的外貌、职业、身世以及他人对老牧人的看法,为小说奠定了感情基调。


B.小说中三次提到“58”这个数字,既与老牧人奔走呼号不要超量放牧的情节相呼应,又与文末老牧人资助的58 个城市孤儿相扣合。


C.小说篇末点睛,运用插叙手法,借其他牧人之口,交代了老牧人从容逝去,融入自然的情形。


D.小说先抑后扬,当老牧人飘然而逝后,58 个城市孤儿前来祭奠时,老牧人每年都养58 只羊的悬念才全部解开。在吸引读者阅读的同时,老牧人大善大美的形象至此也逐渐丰满起来。


E.小说大量使用对比手法,使老牧人善于牧羊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更表达了作者对圈地养羊这种急功近利现象的批判和痛心。


7、文章以“一朵朵白云”为题,文中也多次出现“云”或“云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8、小说中的老牧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季羡林说:“人生于世,主要要解决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本文围绕老牧人叙述了牧羊、资助城市孤儿等故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意蕴丰富,启示深刻。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对人与自然关系有哪些丰富的思考?(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B.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C.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D.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绝南阳”中的“绝”是“断绝”之意,和《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


B.“秦益强富厚”中的“益”是“更加”之意,和《师说》中的“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益”意思相同。


C.“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中“敝”与成语“敝帚自珍”中的“敝”意思相同,都是指 “疲惫,困乏”之意。


D.“顾争于戎狄”中的“顾”和“三顾茅庐”中的“顾”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一句交待了事件的起因,继之双方互陈观点。最后以定蜀的结果对双方看法的高下作了最后的裁定。


B.张仪正面论证伐韩之利后,再从反面论证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长,荒远贫瘠。胜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为利”。无名无利,且“敝兵劳众”,其弊大矣。并认为伐蜀将会毁了王业。


C.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出兵进攻蜀国。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D.司马错认为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②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14、针对张仪之论,司马错斩钉截铁地用“不然”二字进行反驳,请概括他的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7题。


小重山① 岳飞


昨夜寒蛩②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③。旧山④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此词作于泰检任宰相时,朝越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②蛩:qióng,竭蜂。③功名:指收复失地建功立业。④旧山:家乡的山。


15、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上片“寒蛩”交代了深秋季节,“千里梦”表达了作者在睡梦也不忘驰骋千里、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B.下片写收复失地受阻,归期无望,有抱负难以实现之痛,反映南宋王朝的黑暗现实。


C.此词情调低沉,和他的家喻户晓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相比,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


D.该词的主旨句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6、“欲将心事付瑶琴”中的“心事”有哪些?结合词句分析。(3分)


17、这首词用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春江花月之夜,尽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世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菩萨蛮》(其二)中,暗用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至唐代起,历经秦汉、魏晋,各地相继发明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制作以石为主的砚台。


砚要经常保养,才会容光焕发;若是冷落了它,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头,,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干裂。在养砚时,有人将蜡涂遍砚身,还有的涂抹植物油,更有的涂抹墨,以为可以养砚,。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部分;砚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使砚污秽不堪,并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


19、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B.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加色画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分)


第一处:


第二处:


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否定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第一处:


第二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


①浩瀚宇宙,有太多尚待人类探索的奥秘,黑洞就是其中之一,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天体,它由质量巨大的恒星坍缩而成,引力极其强大。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在银河系中,按照理论,应该存在很多黑洞,但遗憾的是,人类到目前为止仅仅探测到了几十个。


②在黑洞内,所有的物质都会聚集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它就是奇点。而在黑洞的边沿是事件视界,所有越过事件视界的物质都会被吸入黑洞内,黑洞就像宇宙中的饕餮巨兽吞噬一切,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③人们对于黑洞的探索从未停止。19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0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约翰·惠勒为“黑洞”命名;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近期,天体物理学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黑洞类型设想。此外,黑洞也常常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如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和《星际穿越》系列电影,都展现了人们对黑洞的无限遐想。


2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3分)


23、简述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3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⑤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自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A 3A 4、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①首先提出观点:读诗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则是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②接着从两个方面分析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的价值和意义;③最后总结唐诗宋词中的典型作品,让现代读者在审美享受中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回扣了观点。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十年时所作的怀念作品。其中的词句“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写出了作者对妻子的怀念,而作者将梦中相见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描绘出来,更增加了该词的感染力。在阅读这首词时,读者可以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带入到阅读情景中去,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对妻子那痛彻心扉的思念。从而达成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


6、BD 7、①环境:为老牧人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增添了小说的意境美。②人物:白云与“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的老牧人形成映衬(或使用了烘托手法),不仅表现了老牧人清朗高洁的形象和美好的心灵;而且使老牧人这一形象更具圣洁的象征意义和传奇色彩。③主题:表现了对老牧人像“云”一样圣洁美好形象赞扬的主题。8、①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如:老牧人经常给其他牧人讲牧羊经,并且能用马头琴召回抛下羊羔、自顾吃草的母羊。②乐于助人、责任感强。如:写老牧人为制止超牧而奔走呼号,并最终让嘎查达停止过度放牧表现责任感强。通过养58只羊帮助抚养58个孤儿表现乐善好施。③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如:老牧人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便设法让野狼和神鹰带走自己的躯体。体现了老牧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性格特点。④生活自在、闲适恬淡、乐观满足。如老牧人认为牧羊就是做神仙表现其乐观满足的性格。老牧人在草原上过着悠闲简朴的游牧生活,平和闲静。 9、示例一:①利用自然要把握客观规律,积累经验,既能节省资源,也能事半功倍。如老牧人养羊经验丰富,根据草地植被的季节特点进行放牧。善于积累利用自然的经验,能用马头琴召回抛下羊羔、自顾吃草的母羊。②人对待自然应具有长远发展可持续的眼光,不能急功近利。小说中嘎查达要做跨越式发展和老牧人希望别超牧,草场扛不住的两种态度的对比,最终以嘎查达的妥协而告终。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胜利。示例二:①人要享受自然,愉悦身心,修身养性、培养博大胸怀。老牧人在风景优美的草原上尽情享受着悠闲简朴的游牧生活、生活平静。自然的熏陶使他成为了一个仙风道骨、不慕名利、具有博大爱心和悲悯情怀的人。②人要有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牧人最终设法让野狼和神鹰带走自己的躯体,体现了老牧人回归自然、最终融入自然和忘我的人生境界。


10B 11C 12B 13、①现在三川之地和周室,就是天下争名的朝堂争利的集市,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要与夷狄争夺,这离帝王之业太远了!


②所以攻取一国,但天下却不认为我们残暴;获得蜀国的全部资财,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 14、①秦地小,民贫,尚不具备成就王业的条件。


②蜀有桀、纣之乱,易攻易伐,一举数得,既有利又师出有名。


③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迫使各诸侯国联合抗秦,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


15C 16、①心念中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情 ;②遭人陷害,赋闲在家的无奈之情;③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 ;④对奸臣当道,苟且偷安的愤恨之情;⑤知己甚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 17、①借景抒情,用静寂的环境烘托孤寂的心情。②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的忧愤之情。③“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暗喻投降派阻挠抗金。


18、(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3)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19C 20、①“砚台至唐代起,历经秦汉、魏晋”改为“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②“发明”改为“发现”。 21、①应该不能在阳光下久晒;②但这些做法并不妥当


22、①将黑洞比作饕餮巨兽:用“无法逃脱”形容“光”也会被吸入黑洞,赋予无生命的“光”以“有生命”的动物或人物形态。


②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黑洞引力之大。 23、黑洞既是物理学家一直关注的研究对象,又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创作元素。


24、例文


勇于付出,乐于实践


古语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没有行动付诸实践,理想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行动起来,才会收获缤纷落英,迎来一路芬芳。


陆游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知识想要运用到现实中,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黄蘖禅师说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意为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人生要勇于付出,乐于实践,实践离不开付出的准备。


勇于付出,乐于实践,是成功的奠基石。十年磨一剑,没有哪一项伟大的成就不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钻研中得出的。历史上,长平之战,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年轻时就熟读兵法的赵括,替廉颇为将,却一反廉颇所为,只善谈兵,致使赵军大败,自身也被后人耻笑。没有实践,纸上谈兵,注定失败。太史公司马迁,为了实践著书立传的理想,从二十岁开始便游历天下。在身受宫刑又身陷囫囵,受尽歧视的情况下,最终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古名作《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展现了在史学和文学上巨大的价值。


屠呦呦为了成功提取青蒿素,她和她的团队试验了两千多次,终于在实践中摸索到了低温提取的方法,成功制服了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病魔——疟疾;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几乎天天扎根泥土中;中国航天团队为了保障每次发射成功,一次又一次实验,改变数据,总结经验。无数的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勇于付出,乐于实践,才有成功的到来。


蝴蝶可以轻舞飞扬,只因承受了旁人不能忍受的破茧之痛;苍鹰可以飞上苍穹,只因接受了旁人无可比及的训练;帝王蛾可以称王,只因经历了旁人无法理解的挣扎。勇于付出,乐于实践,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那些怀揣梦想、勇于付出、乐于实践,做出超于常人努力的人,上苍总会为他的前路投以光明,从“智慧宝库”中给予灵感,给他成功的希望。


实践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只有能吃大苦,肯付出行动真正去实践的人才能探寻到成功和幸福的所在。青年朋友们,时代在发展,人人需要进步,要记住,想有所作为,就要勇于付出,乐于实践,不怕“寒彻骨”,才有“扑鼻香”。


上一篇:特朗普批检方对拜登之子指控太轻:就开了张罚单?

下一篇:每经15点丨娃哈哈欲解约20年代言人?王力宏回应:会继续喝;农业农村部:暂停执行饲养场等五类场所选址距离规定;华测检测外资持股占比首次超过26%“预警线”

免责声明:该文由项目方自行发布,玉竹加盟网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以上信息不代表玉竹加盟网的观点和立场。市场存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要咨询

 免费咨询微信:yuzhuw666

请填写或选择常见问题

  • 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 我想详细的了加盟流程,请联系我!
  • 留下邮箱,请将详细资料邮件给我
  • 代理/加盟鱼你相伴能得到哪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