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传》书摘

玉竹加盟网 2023-07-07 18:57:29

【导读】悉达多·穆克吉◆序言骨肉同胞#心因性神游症#病人早晨突然违反习惯不去上班,而走出家门或工作场所到外地旅行,或无目的地徘徊,并以一个新的身份代替他真正的身份,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在这期间,他变成另外一个人,完全遗忘了任何事,而周围的人一般也不能觉察到他与通常时有什么异样。「心因性神游」的特征是患者在某种心理压力下,会突然产生意识解离而离家出走,通常是游荡到很远的地方,而且一去就是几天、几个月、甚至...


悉达多·穆克吉


◆ 序言 骨肉同胞


#心因性神游症#


病人早晨突然违反习惯不去上班,而走出家门或工作场所到外地旅行,或无目的地徘徊,并以一个新的身份代替他真正的身份,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在这期间,他变成另外一个人,完全遗忘了任何事,而周围的人一般也不能觉察到他与通常时有什么异样。


「心因性神游」的特征是患者在某种心理压力下,会突然产生意识解离而离家出走,通常是游荡到很远的地方,而且一去就是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在这种状态中,他完全忘记自己过去的一切。


患者和「心因性记忆丧失」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不知道」自己丧失了记忆,而且经常以一种新的身份和生活形态在社会上生活,其言行举止在外人看来无异于常人,而他通常也不会做出象征过去创伤经验的行为。


多数「心因性神游」的患者,有一天会仿佛「大梦乍醒」般,一下子又回复过去身份时的一切记忆,同时忘怀以新身份所经验的一切,而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知置身何处」。


#病原学#( 英文:Etiology)是指专门研究疾病形成的原因。病原学是指引或促成心理和医学问题的形成的因素,是医学的一个基础学科。 病原学研究了解障碍为什么会发生,它的起源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过程可能会帮助我们找到新的治疗途径,而且如果理想的话,还可以预防在先。


#字节#


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也表示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和语言字符。Byte数据类型(字节型)用一个字节(Byte)储存,可区别256个数字,取值范围:0到255。 Byte是从0-255的无符号类型,所以不能表示负数。


这里提到的字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不仅是指人们熟悉的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而且还具有更为普遍与神秘的意义,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信息都可以看作独立单元累加的结果,其基本状态也就包含了“开”和“关”两种模式。如果想要详细了解字节的概念以及它对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影响,那么请参考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的作品《信息简史》(Information: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该理论曾于20世纪90年代得到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的力挺:“我们可以通过回答是或否这种二元选择来解释粒子、力场,甚至时空连续的功能、意义以及存在。总而言之,该理论认为所有的物质都起源于信息论。”字节与比特只是人们发明的符号,而在数字化信息理论的背后却是精妙的自然法则。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元,字节(或比特)是数字信息的最小单元,而基因则是遗传与生物信息的最小单元。


染色体是细胞中携带遗传物质的载体,其外形好似细长的纤维,上面携带成千上万个以链状结构相连的基因。[插图]人类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另外23条来自母亲。


#亨廷顿病#


(Huntingtons disease,缩写 HD),又称大舞蹈病或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chore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该病由美国医学家乔治亨廷顿于1872年发现,因而得名。 主要病因是患者第四号染色体上的Huntington基因发生变异,产生了变异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细胞内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分子团,在脑中积聚,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表现为舞蹈样动作,随着病情进展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病情大约会持续发展10年到20年,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致病基因


1993年,国际亨廷顿病​协作研究组克隆出该病的致病基因IT15,该病致病基因也称为Huntington基因,就处在第4号染色体的上部,其代谢产物亨廷顿蛋白,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50×103的蛋白质,由3144 个氨基酸组成。亨廷顿蛋白在全身各个器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其正常功能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细胞内吞和分泌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亨廷顿病患者的异常亨廷顿蛋白有许多重复的谷氨酰胺(glutamine),异常亨廷顿蛋白容易粘连、聚集,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


异常亨廷顿蛋白的基因是以显性的模式遗传,所以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有亨廷顿病,子女就有50%的机率遗传该病。由于亨廷顿病一般在40岁后才会出现明显症状,所以当患者发现疾病时,已将亨廷顿病的基因传给了下一代。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如果把大脑想成是一颗球,那么在靠近球心的部位 (也就是大脑的深部),有个由众多神经细胞组成的构造叫基底核 (basal ganglia)。它与大脑的运动、情绪、学习、记忆功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就运动功能而言,基底核扮演着大脑秘书的角色,将大脑发出的命令先行处理、修饰过,再把这个命令传回大脑负责运动的部位,然后才把指令传送到身体各处肌肉,指挥我们的一举一动。


亨廷顿病​患者体内的异常亨廷顿蛋白首先会影响其脑内的基底核,使得基底核无法修饰或抑制大脑的指令,于是全身肌肉便不受控制地运动,表现为舞蹈样动作。到了疾病的晚期,连负责下达指令的大脑表层也会逐渐死亡,届时病人可能失去所有行动能力,并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甚至痴呆。


亨廷顿病患者主要病理改变为基底节区萎缩,其中以尾状核最为明显,壳核和苍白球也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神经元缺失主要见于基底节区,其中尾状核和壳核的神经元功能障碍与舞蹈样动作有关,皮质神经元缺失可能与痴呆有关。


临床表现


亨廷顿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女的发病几率是50%。父系遗传占优势者发病较早,而母系遗传占优势者发病较晚。但如母亲已发病,在妊娠过程中,由于母体与胎儿的相互作用,大部分胎儿流产。而由父系遗传的小孩多能存活。和其他多谷酰胺重复病一样,亨廷顿病的遗传常呈现遗传早发现象,即一代比一代发病早,且一代比一代症状重。


亨廷顿病多发生于中年人,偶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均可患病。发病隐匿,呈缓慢进行性加重,平均生存期10~20 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动作、精神障碍和进行性痴呆,称为“三联征”。中年期发病者主要以舞蹈样动作为主,逐渐出现痴呆和精神障碍;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病者多以肌张力障碍为主,常伴癫痫和共济失调。


1.运动障碍


进行性发展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四肢、面、躯干的突然、快速的跳动或抽动,这些运动预先不知道,无法可控制,也可以表现为不能控制的缓慢运动。查体发现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减低。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是本病最突出特征,大多开始表现为短暂的不能控制的装鬼脸、点头和手指屈伸运动,类似无痛性的抽搐,但较慢且非刻板式。随病情发展,不随意运动进行性加重,出现典型的抬眉毛和头屈曲,当注视物体时头部跟着转动,患者行走时出现不稳,腾越步态,加上不断变换手的姿势,全身动作像舞蹈。在疾病后期患者因全身不自主运动而不能站立和行走。即使坐着也不稳,身体扭动,突然站起又突然坐下,卧床后躯干和肢体仍不停的扭动。当病情发展时,随意运动受损越发明显,动作笨拙、迟缓、僵直,不能维持复杂的随意运动,出现吞咽困难、讲话吞吞吐吐和构音障碍。出现不正常的眼球活动异常。在疾病的晚期可出现四肢不能活动的木僵状态。


舞蹈样运动障碍是成年型亨廷顿病的典型表现。20岁前起病的少年型患者(占亨廷顿病的5%~10%),以不动性肌强直为主要运动障碍;表现为肌强直、肌阵挛,至晚期则呈角弓反张。此外与成人患者不同,约50%的少年型亨廷顿病患者有全身性癫痫发作。


2.认知障碍


进行性痴呆​是亨廷顿病患者另一个特征。痴呆在早期具有皮质下痴呆的特征,后期表现为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


认知障碍在亨廷顿病的早期即可出现。开始表现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记忆和计算能力下降,患者记住新信息仅有轻度损害,但回忆有显著缺陷。由于词的流利性、视空间功能及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判断能力下降,病人变的比较混乱。言语的改变,包括口语不流利,轻度找词困难和构音障碍。口语流利性损害是亨廷顿病最早的认知功能障碍之一。在病的中期和晚期,患者不能完成需回忆不常用词的命名测试。舞蹈样运动障碍常可累及舌和唇,破坏了发音的韵律和敏捷性,妨碍了言语的量、速度、节律和短语的长度,使口语呈现一种暴发性质,因此,构音和韵律障碍为本病患者的突出特征。由于患者仍保留词的识别记忆及对手的识别和对物的命名能力,亨廷顿病患者能继续与人交流。


随病情发展,注意力和判断力进行性受损。在需要计划和连续安排信息的作业上感到特别困难。视空间能力下降,对结构的判断有困难。反应额叶的执行功能会出现障碍。


3.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是最多见的精神症状,包括焦虑、紧张、兴奋易怒、或淡漠、或不整洁以及兴趣减退,且多出现在运动障碍发生之前。由于情感障碍出现在患者的运动障碍之前,所以不是反应性精神障碍而是疾病本身的表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也很高,对患者的重度抑郁症状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预防自杀。亨廷顿病患者还可出现人格行为改变,出现反社会行为、精神分裂症、偏执狂和幻觉。


治疗: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改变亨廷顿病的自然病程,但可以采取措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舞蹈样动作治疗集中在对心理与神经征候两方面的症状治疗,同时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鶒。要让患者及可能得病者树立信心相互帮助,建成富有乐观主义的家庭。


亨廷顿病患者脑内γ-氨酪酸(GABA)减少胆碱能活动受抑制,而多巴胺活动过度可选用对抗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受体抑制剂。


1.对抗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受体抑制剂 丁酰苯类药物中的氟哌啶醇和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奋乃静等是主要治疗药物可以阻滞多巴胺受体。苯酰胺类药物如硫必利(泰必利)有抗多巴胺能的作用,3次/d,100mg/次。


2.提高胆碱的含量毒扁豆硷抑制中枢胆碱酯酶的活性,阻止胆碱的降解,可改善舞蹈样运动


3.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酪酸(GABA)含量异烟肼是γ-氨基丁酸转移酶的抑制剂,可能使中枢的γ-氨酪酸(GABA)含量升高,使有些患者有轻到中度的进步。一般剂量为10~20mg/kg火罐网,每一疗程用药时间4个月~1年;同时应用维生素B6效果更好。


4.痴呆症状治疗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药物。但精神症状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改善。可用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暴躁和愤怒暴发时可用氟哌啶醇和碳酸锂联合治疗火罐网。


5.神经细胞移植或胚胎纹状体组织的移植 尚处于探索之中,是否有效还不能确定


6.其他治疗 可配合应用神经系统促代谢药物、维生素类和能量合剂等。抗自由基治疗、抗氧化和抗细胞兴奋毒性治疗可能也具有一定的疗效。此外加强肢体功能训练和进行心理治疗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预防:


尚无阻止或延迟HD发展的方法鶒可对心理与神经两方面的症状同时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要帮助患者及家族中其他可能得病者树立信心健康搜索相互帮助,建成富有乐观主义的家庭对于自理生活困难者健康搜索,加强护理,注意营养,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囊性纤维化#


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通常具有慢性梗阻性肺部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和汗液电解质异常升高的特征。


病因


囊性纤维化是由位于第7对染色体CF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人是纯合子,其双亲是杂合子。病人的同胞中半数可带有隐性基因,而1/4可得病。一般带有隐性基因的杂合子占新生儿的2%~5%,2000~2500个新生儿中有一个患此病。囊性纤维化外分泌腺机能障碍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研究显示,患者的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调节有缺陷,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水、电解质跨膜转运有障碍,黏液腺分泌物中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改变了黏液流变学的特性,可能为分泌物变黏稠的原因。


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反复支气管感染和气道阻塞。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即可出现症状。早期可有轻度咳嗽,伴发肺炎、肺不张,之后咳嗽加剧,黏痰不易咳出,呼吸急促。患者若咳出大量脓性痰或伴咯血时,提示有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的可能。体格检查常见杵状指(趾)。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大多是金葡菌、绿脓杆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部产生广泛性纤维化和肺气肿后,有喘鸣,活动后气急,常并发自发性气胸或纵隔气肿。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症状时,气急加剧,发绀,最后导致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


2.消化及营养不良


新生儿由于肠黏液分泌和黏度增加,以及缺乏胰酶等影响蛋白质的消化,故约10%有胎粪阻塞。儿童也可发生肠梗阻和直肠脱垂。胰腺分泌不足则出现腹胀、腹部隆起、排出大量泡沫恶臭粪便等消化不良症状,甚至发生脂肪泻和氮溢。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可发生干眼病。患者虽食欲旺盛,饮食量足够,但仍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胆道阻塞可出现黄疸,并发肝硬化时,可出现门静脉高压、脾机能亢进。婴儿若出汗过多,失去大量电解质和水分,容易引起虚脱。


3.生殖系统表现


囊性纤维化还会影响生殖系统。因为黏稠的分泌液常常会阻塞连接睾丸和前列腺的管道(输精管),因此导致许多男性囊性纤维化患者不育。与正常妇女相比,女性囊性纤维化患者的生殖能力也会下降。


治疗


针对囊性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有许多可行的治疗方法。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防止感染,减少肺部分泌液的量和黏稠程度,改善呼吸,维持足够的营养。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囊性纤维化的治疗包括:


1.抗生素


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部感染,新一代的抗生素可能更有效,比如抗生素喷雾剂,它可以将药物直接送到气道发挥作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细菌可能会产生抗药性,从而使抗生素逐渐失效。因此,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2.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药物(例如沙丁胺醇)可以通过吸入器或喷雾剂到达作用地点,帮助维持气道的开放和清除黏稠的分泌液。


3.口服消化酶以及加强营养


由于囊性纤维化会使消化所需的胰腺酶无法到达消化道,阻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因此患者应该多补充高能量的营养物、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包有肠溶衣的胰腺酶,它们可以帮助人体增加营养,甚至增加体重。


4.肺移植


如果出现威胁生命的肺部并发症、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肺移植是备选方案之一。但国内由于供体困难,开展较少。


预后


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约半数儿童因感染或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于10岁前死亡,活至成年者较少。如能早期诊断,控制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疗法,儿童期间病死率可下降,并可存活至成年。


#妊娠#


[ rèn shēn ]指妇女怀胎的过程。从成熟卵受精后到胎儿娩出,一般为280天左右。也指动物怀孕的过程。


妊娠(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 人类妊娠全过程共分为3个时期: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良善的孕期保健有助提升怀孕期身体状况,包含多摄取叶酸、避免使用毒品与酒精(《主角》里男方刘红卫与女方行房事并使女主忆秦娥怀孕期间,因为曾饮酒,致使胎儿出生后患有先天痴呆,说明不止是女方要禁酒,男方也要注意,孩子各继承了男女双方23条染色体)、规律运动和产检。因妊娠而造成的并发症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缺铁性贫血等。


早期妊娠的诊断


一、症状


1.停经


有性生活史生育年龄妇女,月经过期10日或以上,应疑为妊娠。停经可能是妊娠最早与最重要的症状。但需注意停经不一定就是妊娠。


2.早孕反应


约半数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流涎、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早孕反应。早孕反应多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尿频


于妊娠早期出现尿频,系增大的前倾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所致。约在妊娠12周以后,当宫体进入腹腔不再压迫膀胱时,尿频症状自然消失 。


二、体征


1.乳房的变化


自妊娠8周起,乳房逐渐增大。孕妇自觉乳房轻度胀痛及乳头疼痛,检查见乳头及其周围皮肤(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有蒙氏结节显现。


2.生殖器官的变化


于妊娠6—8周行阴道窥器检查.可见阴道壁及宫颈充血,呈紫蓝色。随妊娠进展,宫体增大变软,当宫底超出骨盆腔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1)B型超声显像法:是检查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在增大的子宫轮廓中,见到来自羊膜囊的圆形光环。最早在妊娠5周时可见到妊娠环。若在妊娠环内见到有节律的胎心搏动和胎动,可确诊为早期妊娠、活胎。


(2)超声多普勒法:在增大的子宫区内,用超声多普勒仪能听到有节律、单一高调的胎心音,可确诊为早期妊娠且为活胎,最早出现在妊娠7周时。


2.妊娠试验:血、尿HCG阳性可协助诊断早期妊娠。


3.基础体温测定双相型体温的妇女,高温相持续博日不见下降,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大。但基础体温曲线只能反映黄体功能,不能反映胚胎情况。


注意:不应将妊娠试验阳性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因有时也会出现假阳性。此外,异位妊娠、滋养叶细胞疾病时血、尿HCG检测亦为阳性。故应结合病史、体征以及超声结果,以免误诊。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妊娠中期以后,子宫明显增大,能扪(扪[mén]:按,摸:~心自问)到胎体,感到胎动,听到胎心音.容易确诊。


症状


有早期妊娠的经过,并逐渐感到腹部增大和自觉胎动。


体征


1.子宫增大子宫随妊娠进展逐渐增大。检查腹部时,根据手测宫底高度及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可以帮助判断妊娠周数。宫底高度因孕妇的脐耻间距离、胎儿发育情况、羊水量、单胎或多胎等而有差异,故仅供参考。


2.胎动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称胎动。胎动是胎儿情况良好的表现。孕妇于妊娠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妊娠周数越多,胎动越活跃,但至妊娠末期胎动渐减少。胎动每小时约3—5次。


3.胎儿心音于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听到胎儿心音。胎儿心音呈双音,似钟表“滴答”声,速度较快.每分钟120—160次。听到胎儿心音即可确诊妊娠且为活胎。听到胎儿心音需与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胎动音及脐带杂音相鉴别。


4.胎体于妊娠20周以后,经腹壁可触到子宫内的胎体。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胎背宽而平坦;胎臀宽而软,形状略不规则;胎儿肢体小且有不规则活动。


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法不仅能显示胎儿数目、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有无胎心搏动以及胎盘位置.且能测量胎头双顶径等多条径线.并可观察有无胎儿体表畸形。超声多普勒法能探出胎心音、胎动音、脐带血流音及胎盘血流音。


2.目前国内常用间接法检测胎儿心电图,于妊娠20周后的成功率更高,本法优点为非侵入性.可以反复使用。


#唐氏综合征#


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由常染色体畸变性所导致的出生缺陷类疾病。顾名思义,该病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具有特殊表型的智能障碍。我国活产婴儿中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0.5‰~0.6‰,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男女之比为3︰2,60%的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智能障碍、体格发育落后和特殊面容,并可伴有多发畸形。


唐氏综合症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唐氏综合症患病几率高低与人种,生活水准等没有直接联系,估计每66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使之成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在20到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原因是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卵子形成过程中会引起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的増加。但是,另一方面,大约80%的综合症患婴是35岁以下产妇所生。这与35岁以下妇女妊娠比例较高有关系。 患病的潜在高风险家庭通常会被提议进行遗传学咨询和遗传测试例如“羊水诊断”等。


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长婴儿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增高,唐氏综合症的小孩与不患病的小孩相比处于直接劣势。通常认为患病儿童的精神发育迟缓,智商很少超过60的,脑部通常过小、过轻。小脑、脑干和脑前回出奇地小。教育进度会因疾病和残疾而遭到破坏,例如不断复发的传染病、心脏病、弱视、弱听等。其他因患病造成的生理特症包括猿皱等扭曲的面部特症,有的唐氏综合症患者青年期以后由于压力会引发抑郁症。但总体上显示出性格开朗的倾向。40岁以后患阿兹海默病比率高,容易出现记忆丧失、知能持续低下、人格变化等症状。


研究历史


1866年,英国医生唐•约翰•朗顿在学会首次发表了这一病症。它最早叫“蒙古症”(Mongolism)或者“蒙古痴呆症”(mongolian idiocy),因为唐医生发现他的病人的面部比正常人较宽,眼睛小而上挑,看起来与蒙古人种有类同之处。这个名称被现今医学界认为无礼和没有医学意义而没有普遍使用。


1959年,法国遗传学家杰罗姆•勒琼(Jerome LeJeune)发现唐氏综合症是由人体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变异造成的现象。这也是人类首次发现的染色体缺陷造成的疾病。


1961年,“唐氏综合症”一词于由The Lancet的编辑首先使用。


1965年,WHO将这一病症正式定名为“唐氏综合症”。


发病原因


21-三体综合征为染色体结构畸变所致的疾病,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卵子在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卵子,导致患者的核型为47, XX(XY), +21。年龄过高(35岁以上)、过小(20岁以下)均是导致21-三体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亦有报道与父亲的年龄过高也有关。目前,21-三体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研究人员在胚胎学和神经病理学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推测这类畸形可能是由于三体基因所决定的。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特征为智能落后、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随正常细胞核型所占百分比而定。


1.特殊面容:出生时即有明显的特殊面容,表情呆滞。眼裂小,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可有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聘释小,常张口伸舌,流涎多,头小而圆,前卤大且关闭延迟,颈短而宽,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


2.智能落后:这是本病最突出、最严重的临床表现。绝大部分惠工都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障碍,随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嵌合体型患儿若正常细胞比例较大则智能障碍较轻。其行为动作倾向于定型化,抽象思维能力受损最大。


3.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出生的身长和体重均较正常儿低,生后体格发育、动作发育均迟缓,身材矮小,背酸落后于实际年龄,出牙迟且顺序异常;四肢短,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肌张力低下,腹膨隆,可伴有脐疝;手指粗短,小指尤短,中间指骨短宽,且而内弯曲。


4.伴发畸形:部分男孩可有隐睾,成年后大多无生育能力。女孩无月经,仅少数可有生育能力。约50%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消化道畸形。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即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5.皮纹特点:手掌出现猿线(俗称通关手)、轴三角的atd角度一般大于45度,第4、5指桡箕增多。


并发症


唐氏综合征患者伴随有器官畸形变异的机率也较高,但并非所有并发症都会出现,也有完全没有并发症的例子。


消化器官畸形,如先天性食道闭锁症,十二指肠狭窄,锁肛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病比率高达40%,尤其是心内膜不全比例较高,通常如果不进行早期治疗会有致命危险。白内障,患病率为2%、急性白血病,患病率为1%、环轴间接不稳定性,患病率2-3%、甲状腺疾病,患病率3%、点头癫痫,患病率10%;一时性骨髓异常增生症、眼异常,由角膜,水晶体异常引发近视,远视,散光等浸出性中耳炎,容易在内耳积蓄液体引发耳炎,影响听觉。


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特殊面容、智能与生长发育落后、皮纹特点等不难作出临床诊断,但应作染色体核型分析以确诊。新生儿或症状不典型者更需进行核型分析确诊。


本病应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鉴别,后者有颜面黏液性水肿、头发干燥、皮肤粗糙、喂养困难、便秘腹胀等症状,可测血清TSH、FT4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鉴别。


产前诊断


对高危孕妇可常规做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染色体检查,进行产前诊断,目前在孕妇中进行孕早期或者孕中期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采用测定孕妇血清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 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雄三醇(FE3),根据孕妇检测此三项值的结果,并结合孕妇年龄,计算出本病的危险度,以决定是否进行产前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本病产前诊断的确诊方法,其常见核型与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相同。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检出大约50%~75%的21-三体综合征胎儿。此外,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项皮肤厚度也是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重要指标。


疾病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要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对患耐心的教育。要训练弱智儿体能训练,促进智能发育,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对患儿宜注意预防感染,如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胃肠道或其他畸形,可考虑手术矫治。


早期干预


唐氏综合症患儿并非不可矫正,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一句话足以形容早期干预如能愈早开始,对孩子的帮助将愈有效:『三岁前学一年,三岁后学十年』,0-六岁的唐氏症孩子需要积极的早疗课程来协助其智力开发及认知加强。甚多个案显示,早期干预确能使唐氏症儿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自我照顾能力,及较高的智商。此外,各种研究均肯定唐氏症儿的可教育性,以及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和效果,并证实接受过早期干预的儿童比未受早期干预的儿童,动作及技能方面的发展均较早。若婴儿时期就给予早期疗育对唐氏症孩子适应能力及智能的发展必有较正向的影响。同时若父母亲有较高的动机和较多的参与,以及在课程上多方面的配合,孩子的发展通常结果也较正向。


早期干预的唐氏症小孩在9-10岁时平均智商会比没有接受者高上17分左右。运用的原理是以物理复健的方法利用外界的刺激使小孩完全发挥遗传到的最高智能。这种训练应在出生后立即开始。


唐氏症候群患者的智力平均为中度智障,镶嵌型患者智商可至60以上达到轻度智障。早期干预之目的系冀望唐氏症小孩智商达到其遗传能力的最高极限,能作简单的工作而独立生活。唐氏症患者是可教育的,可以进入启智学校接受特殊教育,因此于婴幼儿早期即予以精细动作,粗动作及智能的训练,对他们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


疾病预防


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由遗传因素所导致的出生缺陷类疾病,即受父母本身的遗传基因的影响,属于目前人类医学尚无法改变的因素。但合理的遗传咨询、加强孕妇保健,减少高龄孕妇的怀孕率是减少本病的有效措施。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儿父母以前的孕产史给予健康咨询,必要时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争取产前诊断,尽可能避免发育缺陷患儿的出生。21-三体综合征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下述6种情况。


(1)高龄父母,母>35岁,父>55岁。


(2)已生育过一个21-三体综合征,其再生育21-三体型的风险为1~1.3%。


(3)父或母为平衡易位携带者,t(Dq21q)易位者,如为女性则子女患病率10~15%,男性3~5%;t(21q21q)易位者为100%,应劝绝育。


(4)双亲中一方为嵌合体,生育患儿的危险性增高,一般认为嵌合型有遗传性,再发率高。


(5)有21-三体综合征家族史并具有本病皮纹特征的孕妇。


(6)习惯性流产者。尽管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但不良的环境因素也可增加染色体变异得发生率。有害的生物、化学、物理、药物因素以及母体的营养状况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这些危险因素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为了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孕妇应从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出发,进食适宜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下述有害因素的影响。


(1)避免离电辐射:在生活中要避免离电辐射,尽量不要进行X线检查,远离有放射线的物质,就是看电视也不要距离过近、时间过长。


(2)避免大量用药:在孕期孕妇要尽量避免大量用药,因为好多药物会导致21-三体综合征儿的产生。


(3)避免接触化学物质:生活在农村的育龄妇女应做好对各种农药和一些化学物质的防护,避免直接接触。


(4)避免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引起染色体断裂原因之一,在流行性腮腺炎、水豆、麻疹等季节里,孕妇要避免接触这些患儿,并可用淡盐水每日漱口,这样可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社会影响


出生前検查现在受到广泛的争议。通常从医学角度上讲“针对35岁以上高龄妊妇的出生前检查能高比例的发现病症”,但是这样行为构成对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歧视,以及人权伦理上的问题,所以受到患者以及人权组织等强烈的反对。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家庭内如果有两个患者会构成极大的负担,一般为了防止第二胎同样患病父母通常都会进行出生前检查。


堕胎


即使出生前检查发现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根据各国法律的不同规定,关于堕胎的措施也不相同。


在中国,如果检查出婴儿患有唐氏综合症,可以依照父母的意愿决定堕胎与否。


日本根据《母体保护法》规定,不认可由于胎儿的问题而进行的人工堕胎。但是相关条文又说明“继续妊娠或分娩会在身体或经济理由上对母体健康造成显著的伤害”或者“对母体来说构成极大的精神问题”或者“由于精神问题对母体构成了极大的健康障碍”的情况下,妊娠未满22周前可以人工堕胎。但是堕胎的必要性需要指定医生的确认,能够进行的医疗机构也有指定。


#泰伊-萨克斯二氏病#


(Tay-Sachs disease,TSD)中国大陆旧译为“黑蒙性白痴”现在统一用台湾的翻译名称“泰伊-萨克斯二氏病”因为该病的患者不一定表现为智力下降,所以翻译“泰伊-萨克斯二氏病”较为恰切,泰伊-萨克斯二氏病是一种与神经鞘脂代谢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神经元的肿胀退化死亡为特征,在德系犹太人和居住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的法裔加拿大人中发病率最高。爱尔兰裔美国人次之。


该疾病分为婴儿期(infantile)、青春期(juvenile)和迟发型(lateonset)三类,其中婴儿期TSD是最严重的发病类型,患儿通常在2-3岁时死亡。目前仍然没有有效治疗TSD的方法,但近年来采用产前诊断方法进行杂合子筛查使其发生率有所下降。


病因


TSD是机体内己糖脱氨酶A(hexosaminidase A)功能异常引起的。HEXA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主要分布于神经元溶酶体中,其功能是裂解用于组成神经元胞膜的神经节苷脂GM2 (GM2ganglioside)。位于15号染色体上15q23-q24位点的HEXA基因编码α亚基。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患者各种组织中己糖脱氨酶 A将缺失(婴儿期TSD)或功能不全(迟发型TSD),导致大脑皮质和小脑的神经元及轴索中神经节苷脂GM2在溶酶体内积聚、沉淀,使神经元肿胀并对其有毒性作用,最终产生进行性神经退化死亡,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即TSD患者发病,其中1278insTATC基因突变是在德系犹太人和居住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的法裔加拿大人中TSD 发病中最常见的。当β亚基基因出现突变则出现Sandhoff病。


遗传特点


TS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当得到双亲遗传的HEXA基因突变各一,其携带者将患TSD。而 HEX A隐性突变类型多达90种以上,因此TSD的发病时间和严重程度与HEXA基因区的突变程度相关。如果两个染色体上均是严重的HEXA基因变异(以hs代表),那么这个孩子的基因型为hshs,将会在婴儿时期发病:出生后4~8个月间出现症状,有严重的智能及精神运动发育紊乱并在3岁左右死亡。如果其中一个染色体上产生的基因变异是轻微的(以hm表示),那么该婴儿的基因型为hshm,他(或她)将会在长大后患迟发型TSD。其发病较缓慢,具有更多种类的神经学改变以及精神异常。


>泰伊—萨克斯二氏病


1990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直接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命名为乳腺癌1号基因,英文简称BRCA1。1994年,又发现另外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称为BRCA2。


实际上,BRCA1/2是两种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在调节人体细胞的复制、遗传物质DNA损伤修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拥有这个基因突变的家族倾向于具有高乳腺癌发生率,通常发生在较年轻时,病人的两侧乳房都确癌,且同时患有卵巢癌。


简介


1990年,抑制基因,它位于人体细胞核的第17号染色体上。1994年,研究者们在第13号染色体上又发现另外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称为BRCA2。在此之后,很多情况下人们把两种基因统称BRCA1/2一起讨论。实际上,BRCA 1/2是两种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优良基因(称为“抑癌基因”),损伤修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BRCA1/2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某些改变(称为“突变”),那么它所具有的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就会受影响。已发现的BRCA1/2的突变有数百种之多,除了与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有关。有人总结了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相关的癌症的终身风险,显示有BRCA1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5%-45%,有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0%-20%。与普通妇女相比,的确是很高的患癌几率。两种基因的突变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不是某一性别特有),但并不是所有突变携带者都会发展成癌症,只是携带有这种突变的人有很高的癌症易感性。美国的一份资料显示,在3亿多美国人中约250,000-500,000名携带有该突变,在德系犹太人, 冰岛人,法裔加拿大人中比例高,而亚裔中比例较低。这也是为什么北欧、美国等国家乳腺癌的发生率高于亚洲国家的原因。


与原发性乳腺癌相似,卵巢癌中也有启动子高甲基化引起的BRCA 1基因静默现象,尤其是在LOH存在和特殊组织病理学亚型的情况下。同时BRCA 1突变能够增加卵巢癌的危险性。—项试验发现221例肿瘤中有51例(23.1%)BRCA 1的功能不良,包括18例有胚系突变,15例有机体的突变,18例有单等位基因或双等位基因的高甲基化的启动子[260]。在大量人群队列研究中检测卵巢癌患者的BRCA l启动子的高甲基化情况发现,在98例卵巢癌中观察到12例有BRCA 1的高甲基化。在短暂化疗的6例再发肿瘤中发现仍然存在原发肿瘤的BRCA 1甲基化状况。免疫组化发现有BRCA l甲基化的12例肿瘤没有BRCAl蛋白表达。BRCA l甲基化只在没有家族史的卵巢癌中发现。因此BRCA 1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散发性卵巢癌中引起BRCAl失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检测


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特别警惕可能存在BRCA1/2基因突变,而需要进行相关检测:家族中有多名年龄较小就发生乳腺癌的患者;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同一名妇女先后或同时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双侧乳腺都患癌,德系犹太人后裔;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等。


医学病例


2013年5月1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好莱坞红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自曝已经接受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以降低罹癌风险。朱莉在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自己之所以做手术,是因为她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较高。


安吉丽娜·朱莉称:由于妈妈给她遗传了突变的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要比较高,分别是87%和50%。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因此恐惧失去妈妈,她决定采取主动,用专业的医学治疗降低患病风险,先从几率最高的乳腺癌开始。


这也意味着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可能有所助益。我们从旧有的资料中得知,如果妇女在年轻时切除了卵巢,罹患乳腺癌的机会将远比一般妇女要低。芭芭拉.韦伯(Barbara Weber)在费城大学的研究小组搜集了所有他们能够在北美洲找到的病例,这些病例中的妇女都诊断带有BRCA1基因,并且预防性地切除了两侧的卵巢,但末切除乳房。他们找到43名符合上述情况的妇女,并将她们与79名带有同样基因、但未接受任何预防性手术的妇女进行了比较。10年之后,他们发现动过手术的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险率降低了70%。值得注意的是,激素补充疗法似乎并未影响此危险牢降低的情况,也许是因为她们接受的激素剂量,比我们预期绝经前妇女体内自然产生的含量要低。我们不大清楚双侧乳房切除术会带来多少额外的效益。


安吉丽娜.茱莉在文中提到,医生告诉她,由于检测到这个基因的某种或者某些类型的突变,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高达了87%,加上她有母亲因卵巢癌去世的痛苦经历,于是,37岁的她采取了断然措施,预防性切除双侧乳房。当然同时进行了乳房重建,从外形上没有任何改变。


可以推测这是一个昂贵的手术。也如网友所说公众可以承受检测费用却未必都有能力接受这种手术的原因。从@和菜头 翻译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她的手术是分期进行的。第一步是保留乳头。为了保留乳头,需要为乳头重建血管,而不能再利用原先来源乳腺的血管,因为后者在第二期手术中要被切除。等确保乳头被成功保留后,再进行了第二期手术,就是除了乳头和乳房表面皮肤之外的所有乳腺组织完全切除,然后进行充填和乳房重建,也就是隆胸手术。


手术很完美,结局很理想。不仅需要乳腺外科医生进行切除,更需要整形外科医生进行重建,这就是茱莉在文中所说的手术复杂的原因。国内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重建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视,多数患者术后能得到满意的乳房重建。


根据茱莉的文章可以推测,她下一步的手术,也许是不久之后或40岁之后,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为什么呢?


前面提到,与BRCA1/2突变有关的肿瘤,除了乳腺癌以外,还有卵巢癌,甚至将这两种有关联的疾病称为遗传性卵巢癌乳腺癌综合征。那么,妇女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到底有多高呢?


通常而言,如果一位妇女的家族中无卵巢癌患者,那么她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几率大约为1.4%。如果有1个一级亲属(母女、姐妹)患病,那么发生卵巢癌的机会增加到5%,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一级亲属患病,发生卵巢癌的机会进一步上升到7%。然而,如果确定是BRCA1/2有关的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则发生卵巢的机会骤然增加到40%-50%!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也是发生恶性肿瘤种类最多的器官。卵巢发生癌症后很难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很差。以前肿瘤学家认为,对于超过3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因为其他原因切除子宫,可以同时切除双侧卵巢,以预防卵巢癌。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因为妇女患卵巢癌的风险并不高,切除卵巢后因激素水平下降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带来的风险远高于卵巢癌的致死风险,因此对于绝经前的普通妇女一般不再建议切除卵巢。但是,对于来自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家系的妇女,则需要非常积极。有人认为,这些妇女完成生育任务,或35岁最多40岁以后,就应该预防性切除卵巢,以降低卵巢癌的风险;切除卵巢后,乳腺癌患病风险和复发风险也会降低。所以据此推测,茱莉的下一步措施应该是针对卵巢。对于没有发生癌症的卵巢的切除,手术本身很简单,比乳房切除和重建简单得多。


安吉丽娜.茱莉向社会公布了她的诊治经历,是希望引起大家对一类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视,对一种与癌症有关的基因BRCA的注意。但是,公众并不要因此感到恐慌,正如茱莉文末所说:生命总是伴随无数挑战,唯有那些我们可以承担和掌控的挑战,才不会让我们心生恐惧。


不过对于安吉丽娜·朱莉的手术,她的准婆婆、未婚夫皮特的基督徒妈妈对她的勇气表示支持。鉴于曾经两人相处的不愉快,此举对她们恢复关系有很好的帮助。


朱莉的未婚夫是被称为好莱坞美男子的布拉德·皮特,皮特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名叫简·彼特,美南浸信会信徒。基于信仰,她反对堕胎与同性恋。但跟儿子在一起长达7年的朱莉却是一个赞同同性恋的人,而且朱莉早期还是一个双性恋者。


另外,简曾经坚持买女性化的衣服给孙女希洛。4岁的希洛总是穿着男孩子衣服,这让简有些担心。可是这被朱莉认为是极不尊重的行为,感到愤怒。不同的生活观点让两人之间的相处多少有点不和谐。


布拉德·皮特虽然从小在教会长大,但他在大学期间就放弃了信仰。因为他对基督信仰存在不少偏见与误解,而这些都在影响他重新回到上帝的怀中。


朱莉很少谈及自己的信仰,有报道称她受佛教影响较大,她的左肩胛骨有佛经祈祷的纹身。在对待自己6个孩子的宗教态度上,她曾经说自己和皮特,教育孩子要尊重每一个人。他们的家里,有个书房,里面有圣经、犹太教教律和可兰经等书籍。两人经常带6个孩子前往教堂,寺庙和清真寺等地方,接受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教育,不过是什么宗教,信仰什么,都由孩子自己选择。


面对儿子布拉德·皮特与女友朱莉的感情,简从刚开始的不乐意接受到后来慢慢为他们祷告,她一直在为这两人的重生得救而努力。2012年7月,她向儿子与朱莉赠送一本非常精美的圣经,作为他们未来结婚的礼物,同时也传达自己的期待与祝福。


而这次朱莉选择切除乳腺的决定,简认为朱莉很勇敢,而是受基督信仰生命至上原则的影响,这个认识使得两人的关系有所改善。


◆ 第一章 围墙花园


#预成论#


亦译“先成论”。指的是胚胎发育的学说之一。认为生物从预先存在于细胞(精子或卵)中的雏形发展而成。预成论思想出现于17 世纪。当时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等生物学家声称在尚未孵过的鸡蛋中看到了鸡胚胎的雏形。荷兰生物学家施旺·麦丹观察到蝴蝶在蛹的阶段就已完全成形,由此推断蝴蝶在幼虫期其至卵中已预先成形,并进一步设想卵含有其种类的一切未来世代的预成雏形,就像套盒那样,大盒子依次套装着许多小盒子。


到17世

Tags: 书摘 基因

上一篇:有没有本以为是搞笑段子,结果是细思恐极的恐怖故事?

下一篇:如何以「我终于成了他的皇后」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免责声明:该文由项目方自行发布,玉竹加盟网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以上信息不代表玉竹加盟网的观点和立场。市场存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要咨询

 免费咨询微信:yuzhuw666

请填写或选择常见问题

  • 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 我想详细的了加盟流程,请联系我!
  • 留下邮箱,请将详细资料邮件给我
  • 代理/加盟鱼你相伴能得到哪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