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是快乐物质?您到底活在哪个年代?!

玉竹加盟网 2023-07-05 10:00:45

【导读】关于最近写的三篇心理学专栏:我不是一个专业人士,虽然在写这些心理学科普的时候,我都尽量地使用谨慎的措辞,但仍然难以保证我科普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我只能说,在大方向上,这三篇科普是没有问题的。另外,被我辟的谣,也确实都是谣言,如果在细节上有错误,诚惶诚恐,还望方家不吝指正,谢谢。==========================================================今天在...


关于最近写的三篇心理学专栏:我不是一个专业人士,虽然在写这些心理学科普的时候,我都尽量地使用谨慎的措辞,但仍然难以保证我科普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我只能说,在大方向上,这三篇科普是没有问题的。另外,被我辟的谣,也确实都是谣言,如果在细节上有错误,诚惶诚恐,还望方家不吝指正,谢谢。


==========================================================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热赞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11681,其观点,狂妄以及误导性气得我差点没有吐出一口老血。简短总结一下,这篇伪科普的论据有:

多巴胺是快乐物质,多巴胺水平越高,人越快乐;性高潮的多巴胺只有两个当量(我不知道他的当量是怎么来的,用当量计量,那说明有个标准值,他却没有说明标准值为何。),吸毒的多巴胺为5-10个当量,赌博和炒金融的多巴胺当量是10-20个当量;人对固定伴侣最多能够维持4年的PEA分泌,所以爱情的保质期只有4年

结论有:

爱情算个屁,有高级趣味的人(ps 高级趣味即炒金融,赌博,顺带一提,把二者混为一谈的人可不是我,是这位伪科普作者)根本不屑于谈情说爱;——有些人认为原作者并没有说赌博和吸毒是高级趣味的,我们理一下原作者的逻辑。假设原作者认为赌博吸毒是恶习,那么她的逻辑链是:一些人因为沾染了恶习,所以对爱情没有兴趣……全篇没有提高级乐趣会令人对爱情没有兴趣……所以你对爱情没有兴趣是因为你有高级乐趣?黑人问号脸。作者的逻辑显然是:赌博吸毒属于高级乐趣,你看这些有高级乐趣的人都对爱情没兴趣呢,所以你对爱情没兴趣是因为你有高级乐趣哦!有没有感到很欣慰?我觉得原作者是她的粉丝的高级黑。爱情连个屁都不是,4年以上的固定关系味同嚼蜡,出轨无罪,挖墙脚有理。

啧啧啧。比这篇三观更歪的文章也是很罕见了。但促使我要驳倒他的并不是他扭曲的三观,而是完全不正确的科普。

笔者先把观点摆出来,再提供论证:关于PEA的我简单说一下,PEA只是爱情会给人带来的众多激素水平提升中的一种激素,它甚至不是用来产生性冲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让人对恋爱对象失去理性的判断。如果一个人失败得恋人恢复理性后就不再爱他/她了,那这个人也确实不值得被爱。顺带一提,原文作者关于PEA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四年是PEA分泌高峰的极限,但并非是说,四年后就不会再对同一个人分泌PEA了。

而本文的重点在于,多巴胺根本不是快乐物质!多巴胺是一种“承诺你这么做就能够获得快乐”的物质,是人的心理动力源泉。没有了它就没有做任何事情的内在驱动力(这正是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并不是不会快乐,而是毫无动力)。然而,现代社会已经有太多滥用多巴胺机制的案例,这种现象被称作“多巴胺劫持”。多巴胺至上绝对不是一种值得鼓励的生活态度。

这种观点可以广泛见于世俗的和专业的心理学入门教材中。建议参考资料:《哈佛幸福课》的书与公开课,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心理学与生活》,耶鲁公开课《心理学导论》,阿兰·卡尔的《积极心理学》等,顺带引用一个生科专业人士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94873/answer/90813860。目前鄙人手头只有《自控力》这本书,故以本书第五章的材料进行论述。以下内容大多来自引用,只有少部分为鄙人总结的内容。

心理学家对多巴胺的认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53年,来自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两名年轻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和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发现,训练小白鼠用电极刺激它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会使它废寝忘食,不顾饥饿痛苦和美食地去按电极直至丧失行动能力,甚至死亡,从而他们认为,刺激这个区域可以带来极乐的快感,故而称此区域为“快感中枢”70年代,美国杜兰大学的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在病人的大脑中植入电极,并交给他们一个控制盒。被试果然狂按控制按钮,在电源被切断后,有一名被试强烈抗议,另一名无视按键已经无效的事实继续狂按了两百多下,直到被勒令停止。然而一名病人描述自我刺激的感觉时说,那“令人非常沮丧”。虽然他“经常性地、有时近乎疯狂地按按钮”,但他一直没能达到实验中那种满足感。自我刺激让他觉得焦虑不安,而不是幸福快乐研究表明,即便你摘除了小白鼠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它们仍会在吃到糖果时露出傻傻的笑容。它们不会为了奖励而付出努力。它们喜欢糖,但在吃到糖之前不会想要糖。克努森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他认为,大脑在期待奖励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大脑的这种反应和真正得到奖励时的反应是不同的。克努森在研究中扫描被试者的大脑,让他们看到屏幕上某个符号时就期待自己能赢钱。想要赢钱的话,他们需要按一个按钮,以便获得奖励。只要这个符号一出现,人类大脑中释放多巴胺的“奖励中心”就会发生反应,被试者也就按下了按钮,得到了他们的奖励。但当被试者真的赢了钱的时候,大脑里的这个区域反而安静了下来。大脑中另一个区域产生了赢钱的快感。任何我们觉得会让自己高兴的东西都会刺激奖励系统,例如令人垂涎的美食、咖啡的香味、商店窗口半价的招牌、性感的陌生人的微笑,还有承诺会让你变得富有的商业广告。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使这个新的冲动对象变得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当多巴胺劫持了你的注意力时,大脑只会想如何获得或重复那个触发它的东西。这是大自然的办法,它保证了你不会因为不愿意采集浆果而被饿死,或是因为觉得很难吸引潜在伴侣而加速人类灭亡。进化根本不关心你快乐与否,但它会利用对快乐的承诺,让我们不停地为生计奔忙。而且,大脑正是靠对快乐的承诺让你不停地去狩猎、采集野果、工作和求爱,而不是让你直接感受快乐。

引用部分结束。以下是结论:多巴胺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机制,它促使人们趋利避害。然而早在亿万年前就出现的“利害判断机制”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别说是“渴望”了,即使是把“快感”定义为人类的追求目标,也是一种很低级愚蠢,简单粗暴的生活态度。举个简单例子而言,葡萄糖能够给高等生物们带来最原始的渴望以及真实的快感,然而由此而产生的暴食和肥胖却是任何人都不(真心)想要的。而吸烟,赌博,吸毒都属于典型的多巴胺劫持,它们用渴望代替了真实的奖励,使人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与家人团聚,运动健身等能够切实提高人们幸福感的事情,人们却很可能会对其不够重视。

说实话,凭借“多巴胺是快乐物质”这种上个世纪的过时理论就想写一篇惊天动地的毒鸡汤文,在人们都想要去控制自己的生理机制的时候主张听从生理机制的指挥,还是省省吧,世界没有那么简单,简单的只是该文作者的大脑而已。

================================================================


扩展阅读:


成瘾机制的简单解释:http://zhuanlan.zhihu.com/p/22034722?group_id=749277684185464832(特别说明:不权威,不专业,细节上可能有错,大家凑合着理解个意思就是了,惶恐等待专家指导)


然后是给那些持“心理过程不过就是激素反应”的人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97692/answer/15295596这个答案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滥情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吗?”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56450


讲真这里还有许多话题是我想扩展的,但是一篇文章真的讲不完,能够把有限的几句话有理有据地讲清楚就不错了,从一两个有限的论点推出一堆人生观价值观什么的事情我是从来不敢奢望的。


人生没有那么简单,希望大家尊重这点,这也是尊重你们自己。


上一篇:《玉骨遥》肖战演时影: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肖战

下一篇:学霸乾隆,大清第一网红,靠着《延禧攻略》又火了一把

免责声明:该文由项目方自行发布,玉竹加盟网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以上信息不代表玉竹加盟网的观点和立场。市场存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要咨询

 免费咨询微信:yuzhuw666

请填写或选择常见问题

  • 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 我想详细的了加盟流程,请联系我!
  • 留下邮箱,请将详细资料邮件给我
  • 代理/加盟鱼你相伴能得到哪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