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孩子发脾气,不讲道理时,表明她需要被倾听/当孩子无法感受到你和他之间的感情纽带时,停止思考

玉竹加盟网 2023-06-28 08:39:36

【导读】1,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弱点,意识到自己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出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我们的关注,直到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所以,倾听孩子与纵容孩子并无必然的联系。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精神和感情上的关怀需求。2,安排专门的时间倾听孩子。从一开始就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期间不能有任何干扰。...


1,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弱点,意识到自己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出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我们的关注,直到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


所以,倾听孩子与纵容孩子并无必然的联系。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精神和感情上的关怀需求。


2,安排专门的时间倾听孩子。从一开始就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期间不能有任何干扰。注意孩子所有的表现,包括讲话、表情、语调、姿势、动作等。要运用自己全部的感官去捕捉信息,权当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


a,安排一段不长的但有保证的时间


b,在这段时间里,让孩子有支配你的权力。这种颠倒了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对比的做法能鼓励孩子与你交流思想和感情,这样的交流在日常繁乱的家庭生活中是不大可能进行的。


c,让孩子知道你确确实实欣赏他。让你的关心、感兴趣和赞许表露在你的脸上,声音和抚摸中。对你的格外热情,孩子可能性显得没有什么反应。但不要终止你的表露,不要期待他的感激或对你的感情的回应。孩子会接受你的关心和爱护,并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运用你的爱。


d,期待新的情况发生。你的话语中所流露的期待和兴趣会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向你透露有关他自己的新情况。


e,要克制自己,不要去指导孩子玩耍或“教”给他怎样玩得更好。孩子需要各种机会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自由地体验人生。对孩子的游戏提出修改性建议会妨碍你全面地了解他的思维、行为和感情。只有在孩子所建议的游戏有明显的不安全因素时,你才好做适当多更改。


3,倾听孩子会加深孩子对你的信任。


a,孩子会试探你。孩子可能会专挑那种你觉得最无聊最烦人的游戏让你和他一起玩,看看是否不论他做什么你都喜欢他,当你能兴致勃勃地与孩子一起做他要玩的游戏时,孩子对你的信任感就回迅速增强。


b,在你的关注下,孩子会探索新的活动天地。父母的关注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孩子常会利用这种安全感来测试自己体力的极限。


d,孩子会把重要问题摆到你面前。在游戏中,你毫不掩饰的愉快心情和宽松的态度迟早会促使孩子试着触及那些让他烦心的事。例如,如果孩子在医院挨了很疼的一针,在“专门时间”里你就可能看到孩子如何开心地给你狠狠打上几针:如果他在学校挨了老师的训斥,他就可能要“扮演老师”,用老师训他的话和腔调来责骂你。此刻,他是在就一个重要问题与你交流。它已经热切地接受了你倾听。


e,孩子会给你提出各种问题。在专门时间里获得的安全感会促使孩子向你亮出各种问题,诸如他对权力、暴力、看病、身体健康不适,离别,饮食、种种偶然的恐惧等问题的看法和困惑。他将在你给予的专门时间里通过游戏、谈话和情感的迸发,释放他的紧张情绪。


f,孩子会表现得越来越依赖于你。他会毫无顾忌地向你显示对你的依赖,或暴露自己从婴儿期就开始缠绕他的莫名的恐惧,比如害怕黑暗。这看来像是他“退步”带来行为举止更不成熟的地步似的,会使你很烦躁。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进步。说明孩子已通过专门时间建立起对你的信任,敢于对你透露他一直独自承受的困难处境,能向你求助解决这些重要的问题了。


g,你以为孩子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能会重新出现。孩子想要对父母诉说自己的困难时,得到的反应常常不是话题被岔开,就是不被重视,或被责骂,或无人理睬。孩子最终只得放弃想得到帮助的打算,采取某些习惯的方式或重复某些行为使自己在困难处境中不会感觉太糟。当你们的关系通过专门时间得到改善,孩子有了较强的安全感时,他就会决定要取得你的帮助,要你倾听他。他将不仅仅在专门时间里要你听他诉说,而是只要一有烦心事,就会开始抱怨,发怒或哭泣。在他看来,你肯定能接受他,因此,它再也不能隐藏自己的坏情绪了。


4,允许孩子表露情绪,直到他平静下来,对孩子是很有益的。当有人给予起码的关心、肯定和尊重时,孩子的情绪流露出来肯定会改善他的观察力和自信心。


孩子开始哭或发脾气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和蔼、持续地倾听,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例如:再多告诉我一些,我爱你,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假如你在此时说得太多,你就会在这种交流中凌驾于孩子之上,不能倾听孩子的话。当你留在他的身边,不提任何要求,他迟早会休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对他的关怀会成为这个世界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在他情绪最糟时你仍对他表示关切,他会深深地体会到你对他的爱。


5,在游戏中,大人要扮演一个有趣的弱者。当你在游戏中让孩子扮演强者,你自己扮演比较弱小无能的一方时,游戏中的倾听就开始了。孩子聪明机灵,你则傻乎乎的。孩子强壮有力,你则软弱无力。孩子勇敢,你却很害羞。宗旨是你要轻松愉快地扮演一个弱者,而不是要装出孩子气。


几次游戏过后,孩子的注意力比以前持久,也更有耐心改正自己的错误了。我们不清楚他在游戏中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他必定是知道如何让游戏帮助自己克服恐惧,运用重新获得的自信去应付重要的挑战。


6,哭泣能愈合创伤。当孩子开始哭泣时,我们应当停下手边的事去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


7,倾听孩子要做到一下几点:


a,检查孩子与环境安全


b,不要流露出不安,也不要给以忠告。大人的忠告和明显的不安,只会妨碍他理解所发生的事。孩子哭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你的存在上,对四周全不在意。他已把注意力收拢在康复过程的进行上。否则就无法完成该过程。你只需搂着他,听他哭。


c,靠近孩子,轻轻地搂住他,让你们目光相接。抚摸和爱抚的目光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有力的支持。要温和地鼓励他抬头望着你,感受你对他的爱。如果他注意到充满爱抚的目光,就可能哭得更厉害。不过他也许根本就不望着你,那也没关系。他的注意力在坏情绪上,他还没有把它们清理完。足够的哭泣和你的耐心倾听终会使他放松下来,恢复与你的全面接触。


d,和蔼地请孩子把烦恼告诉你。


哭在前,谈在后,然后是新的认知—这就是一般的规律。


e,如果你发现孩子害怕某一个特定的事物,向他保证你一定会保护他,不让他受到伤害。


f,不要对孩子的情绪作评论。可以对孩子说:你这样伤心我很难过。你不好受,我就在这儿陪着你。孩子只是在烦恼得不能正常思考时才会哭闹。烦恼和不安能压垮孩子,驱使他做出非理智的事来,所以孩子才力图把这些不良情绪“哭掉”。你的倾听可以逐渐减弱不良情绪对孩子的控制。一旦完成整个倾听过程,孩子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不要对孩子的抱怨太在意。这只是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口无遮拦式的自由。


g,允许孩子畅快地哭,不要有时间限制。


h,孩子大哭一场后需要睡一觉,通常,他会一觉醒来,又是个快乐、充满活力的孩子了。


i,倾听过孩子充分哭泣之后,注意发现孩子身上新增长的领悟力、热情和创造力,以及他更加充满活力的游戏。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痛快地哭过之后感到轻松、被爱,满怀希望。注意捕捉他渴望生活与爱的天性的闪光。你一定不想错过他对你表达爱的一举一动,愿意看到他的自信心不断增长的迹象。这些就是对你的倾听的报答,是你的努力赢得的。


为了清除某种情感创伤,孩子可能需要多次倾听,需要你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但你可以看出,孩子在最初表现出来的软弱无能的状态会随着每一次倾听获得明显的进步。


8,倾听孩子对他的成长极为有益。所以父母也需要别人花时间来倾听我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有助于培养我们倾听孩子的耐心,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烦恼。


9,孩子有时比成人更敏感,许多成人感到无所谓的事情都会惊吓孩子。严重的伤害会使某些孩子由于潜在的恐惧而经常处于紧张的情绪中。感到惊恐的孩子会很难与他亲近的人保持密切接触。他不能承受你长久的注视,也不会很快去试探并依赖他人,而是经常处于一种“戒备”的状态,不能松弛下来平静地享受亲友的陪伴。惧怕也会使孩子变得急躁和难得满意,稍有不如意就可能由于不耐烦或生气而大光其火。在他看来,生活不是连续不断的快乐时光。一个怕见生人的一年级新生在开学的第一天会感到惊恐不安。


10,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完全摆脱恐惧。孩子在宣泄恐惧感时,会深深地体验到恐惧,他们的恐惧感会随着发抖、干号,出汗和发脾气宣泄出来。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我们在身边给予关注,正如他们在哭泣时需要我们在身边给予关注一样。当你靠近孩子时,他的恐惧感会加剧,会冒着汗,发着抖与你扭打。整个过程虽然可能乱糟糟、闹哄哄的,却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通过倾听孩子的恐惧,你可以扫除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大障碍,可以帮助他重新获得由于恐惧而失去的自信。


你的孩子很可能已多次试图利用康复机制摆脱恐惧感。受到惊吓的婴儿表现会是紧闭双目、下巴颤抖、高声哭喊,同时扭动身体、冒汗、发抖,蹬腿或揪耳朵。已度过婴儿时期的孩子在受到惊吓时,会一边尖叫一边跑过去抱住自己信任的成人。如果成人紧紧地搂住他,耐心地问他怎么回事,他就会发抖、挣扎、冒汗和哭叫。


整个康复过程对于我们大多数父母是烦心和令人不安的,我们会想尽办法去阻止它。我们哄劝孩子,转移他的注意力,甚至申斥他。我们以为制止孩子流露恐惧感就能消除他的恐惧。但这样做是南辕北辙,只会导致恐惧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因为,如果他没有机会通过哭喊和发抖宣泄出恐惧感,他就不可能面对使他恐惧的事物,也不会明白他现在是安全的。甚至在某些看来与先前那件可怕的事无关联的情况下,未被清除的恐惧也会左右他的行为,他可能经常被噩梦惊醒,并躲避某些使他害怕的活动。谁会想到让他们在你的怀抱里表现出恐惧感会有助于他们获得自信呢?


有时候,孩子不会直接启动康复机制。他们不哭叫,也不跑向什么人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已经害怕去体验恐惧。他们以明显的“行为异常”的方式寻求帮助。他们或者固执地躲避某些活动、某些人或地点,或者在他们感到害怕的场合采取攻击性行为。孩子的恐惧也经常间接地表现为愤怒。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恐惧:


a,搂紧孩子去。确保只要他愿意,他就能清楚地看到你。受到惊吓的孩子需要你靠紧他。他需要感觉到你紧靠他的身体,需要一睁眼就能看到你的平静而关注的面孔。他在回顾刚才受过的可怕时刻时,会抬头注视你,看看他的恐惧是否也影响到你。所以你应当尽可能地显示出你确信一起都好。他在排除恐惧感时需要你作为他的可靠支持。


b,即使孩子拼命要推开你,你也要坚持靠近他。要使康复机制起作用,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恐惧的对象。而你通常就是他近旁最安全可靠的这样一个对象。所以当你靠近他想帮助他时,他可能要把你推开,把你当成他的惧怕对象,他会突然害怕你靠近他,仿佛你一靠近就会置他于致命的威胁中。他把从前某次可怕经历留下的恐惧感与你联系起来,因为他无法与从前那个抽象的阴影抗争,但可以与你抗争。你就在近旁,你是安全可靠的,你随时准备帮助他战胜曾经吓到过他的某件事物。如果你心平气和地允许他挣扎、哭泣和发抖,就能加快他摆脱恐惧的康复过程。某个时刻他会开始尖叫、发抖、也许还会愤怒地打你。但这也是让你感到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意味着康复的开始。你已不必考虑要更靠近他,你所做的已是恰到好处:既守在了他的近旁又给他以很好的倾听。


c,对孩子解释你为什么要守在他身边。你要告诉他,因为当他害怕的时候,你要和他在一起。尽管你知道他现在没有危险,但是在他以为要发生最糟的事情时,你希望在他身边。你爱他,所以不愿让他独自体验恐惧。这样做是为了表明你上述做法是为他好,而不是要为难他。


d,如果孩子攻击你,你要防止自己受伤。孩子在恐惧中会变得狂暴。你要设法靠近并搂住他,同时保护自己不被他弄伤。允许他猛烈挣扎,就是允许他宣泄恐惧和绝望的感觉。注意保护你自己,会使他事后不需为自己的“无法克制”的狂暴行为感到内疚。这样你就为他创造了条件使他能平安闯过“难关”,而不是只让他哭泣、自怜或退回到消极状态。


e,让孩子知道现在他是安全的。孩子在宣泄恐惧时,经常会体验到有关可怕的经历的部分细节。出生时曾呼吸困难的孩子时常会感到自己不能呼吸:而他们可能真的开始咳嗽并一时喉头发紧。幼小时受过伤或接受过手术的孩子可能会觉得你的触摸让他疼痛难受:受到过成人或兄弟姐妹的威胁的孩子会认定你生它的气,会随时伤害他。不断用话语安抚他们,有助于他们宣泄恐惧。




f,拥抱孩子。进到这一步,你需要循序渐进、小心谨慎。向孩子靠近要一步步来,每次要事先告诉孩子你要怎样做。但行动一定要慢。朝着一个安全的对象宣泄恐惧对孩子摆脱恐惧很有帮助。




g,家长一旦感到害怕或愤怒,请立即终止帮助孩子的尝试。只有当我们自己很有理智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尝试去帮助孩子摆脱恐惧,这点很重要。当我们自己感到害怕或愤怒时,最好停下并对孩子说,“我现在帮不了你了,咱们到此为止了,我不能再听下去了。”保持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在连自己都很困惑或愤怒的时候还假装能够帮助他们。不过,要先提醒的是,孩子一旦开始正视和处理恐惧感,就很难中途停止。如果你必须突然中断对他的帮助,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回到现实中来。倾听孩子宣泄恐惧,要求父母不但能应付孩子的恐惧,也能应付自己恶劣的情绪。


11,当孩子跑到你身边,试图躲避他们害怕的事物时,你可以当即启动治愈过程。首先要保证他的安全,去除任何不安全因素。然后,温和地鼓励他面对使他害怕的事物。让他看着他所害怕的人或物,也可以试着朝那人或物靠近一点点。如果孩子吓得发呆,你就带他走得远一点再看。大人要努力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爱护与安全,加上让孩子感受到些许恐惧。大人不能表现得冷淡和不耐烦,否则孩子就无法放松地宣泄自己的恐惧感。如果你给予过多的同情,他就会失去体验自己恐惧的机会,而这种体验是治愈过程的重要组成。


12,笑有助于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如果孩子的恐惧不很严重,你可以先鼓励他发笑来帮助他消除恐惧,这样可以释放出恐惧所引起的较轻的紧张情绪。如果在他感到安全时,你能装出自己也害怕他所怕的事物的样子,他就会笑起来。当你用笨拙可笑的动作表现恐惧时,孩子就会开心地大笑不止,甚至可能会以强者的姿态加入游戏,对你说,“我能告诉你怎么办,你得听我的!”这种新的力量平衡—大人吓得束手无策,孩子反而胆大有为—是对孩子的日常体验难得的补偿,随着他串串笑声,紧张情绪会渐渐消除。


13,许多孩子都有晚上难入睡或者天亮之前被吓醒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是在睡前安排一些活泼的游戏。要有欢笑,可以有打打闹闹(不要胳肢),但要让孩子占上风。这样的游戏能使你和孩子肌肤相触,而肌肤相触是孩子的安全感的主要来源。这样的游戏还能让孩子感到被人理解。当孩子与父母共同度过的时光以游戏和欢笑为主时,他们会感到与父母很亲近。到了睡觉的时候,孩子就比较容易面对让他感到不安全的问题和感觉。解除孩子的睡前恐惧也能改善孩子对外界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半夜被噩梦惊醒。从某一方面来说,梦境对他有益。它使他体验到原先深藏的恐惧。这恐惧在梦境中浮现出来后启动康复过程,通过孩子的发抖和冒汗被排除掉。


白天通过做游戏和允许孩子发抖和哭泣等方法可以部分消除孩子做噩梦的问题。然而,有些恐惧似乎只有当意识的防线在孩子睡眠中松弛下来时才会显现出来。如果孩子与你同睡,你也许发现他在睡着后有时会冒汗和发抖。这是康复过程在起作用—但这次不需要你的协助。


14,当恐惧导致攻击行为时。孩子因为感到孤独、被人冷淡而不愉快,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会尽量保持正常举止,然后可能会突然打别的孩子一下,揪妹妹的头发或扑打你。不管什么年龄,人在害怕的时候都无法正常思维。当孩子由于害怕而无法正常思维时,他们就会因为自己受到的伤害去同样伤害别人。使孩子感到恐惧的事件常常会原原本本地再现于孩子的行为之中。如果在孩子已经弄伤了别人之后你才赶到,孩子此时通常会沉浸在内疚中,无法体验任何其他感受。他也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使自己能痛快哭泣或发抖以排除恐惧。


当恐惧占上风时,孩子会发出某种警告信号。父母应该预见到会发生的麻烦,在孩子做出攻击行为之前制止,以免造成伤害。父母要识别孩子发出的信号,就可以及时给孩子以温情和关怀来消除孩子的恐惧。你的目的是让孩子表露出自己的恐惧,在体验恐惧的过程中将恐惧排解掉。所以你要保持以温和的态度去靠近孩子,即使你知道他会采取攻击性行动。同时你要提防他会伤害别的孩子。当他扑过来咬你,踢你时,你要温和而坚定地制止他。只要你的声音保持稳定平和,孩子就不会因为害怕你而无法专注地体验自己原有的恐惧。当他意欲伤害某人,却被你平静地、未加责备地阻止时,他就能够去感受并处理那些使他产生攻击欲望的恐惧感。假如他神情木然态度冷漠,你就要热情地鼓励他目视你,把他的烦恼告诉你。如果我们表现出对他的行为很恼火,这样会使他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在我们面前哭泣,那么他就可能一再企图攻击他人。在感到安全的时候,孩子会通过哭泣把内心的不安释放出来,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把它们累积起来直到以攻击行为的方式发泄出来。


15,儿童天生是可爱的,他们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有很强的求知欲。


儿童良好的天性会被不良情绪掩盖。当孩子们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不被赞赏时,他们良好的天性可能被掩盖。不安情绪会使孩子的行为“出轨“、不再对人抱有信任、合作、热情的态度。


受伤害的感受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变得可恶、可怕或僵化。


如果有个孩子正处于上述状况,情绪很糟又很倔,只要有位成人来到她的身边关怀地倾听他诉说烦恼,他就会从受伤害到感觉中解脱出来。孩子的烦恼只表明他需要被倾听,并不意味着父母的严重失败。我们发现,如果有人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那么孩子就会增强对自己力量和智力以及对父母的爱的信心。当孩子把那些不愉快的情绪剧烈地宣泄出去之后,他的心中会萌发出希望和热情。


特别要注意的一种情绪是沮丧,它是任何一个热切求知的人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孩子们带着“我当然能做”和一定会成功的期待去学习。他们对于自己想干什么有自己的主意,这是件好事。然而他们的能力只有通过坎坷的、有失误的尝试过程才能得到增强。沮丧是学习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的突然故障,是孩子所期望的与他们能做到的二者之间的矛盾。


16,沮丧会阻滞学习过程。我们都知道沮丧是如何发生的:一个孩子无法让事物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然而为了自己的荣誉,他又不能放弃努力。最终他失去了采取新方法进行尝试的能力。他想成功,但不知如何做,他感到惶恐。此时,善意的成人的建议对他不起作用,因为他的那种感觉或情绪已经压倒了他思考的能力。此时此刻,如果禁止他发脾气,这个孩子一定放弃他要学习的愿望。以后每当遇到相似的情况或相似的学习任务时,沮丧就会像豪猪的毛一样竖起来挡住他的路。


孩子怎样才能摆脱沮丧:当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感到安全时,他会开始发脾气。即,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开始一个自然康复的过程。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发脾气的情景令人很不愉快。但是如果你能注意到发脾气是如何极大地帮助了孩子去,你就会转而去赞许它。发脾气在保持孩子的自信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请给孩子一个发泄的机会,他们就不会由于遇到困难而轻易放弃学习。


孩子发脾气并不一定意味着你作为父母有什么过错,或事情有什么不对头,或孩子有什么过错。只要有人听他发泄,他就不会由于紧张而再每一次挑战前都发脾气。孩子们喜欢友好地与其他人相处。他们喜欢相信自己做事不会有麻烦。只有当某一事物压倒了他们的自信心,需要从挫折中恢复过来时,他们才发脾气。


有父母倾听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不容易因受挫折而信心崩溃。在儿童时期他们已得益于宣泄,从中增强了自己的韧性和自信心。


运用倾听方法,你可以期望孩子将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他遇到困难仍会坚持学习,面对不合理的事物,他会维护自己的正直。与严格的循规蹈矩相比,以上那些品质都会使他更成功地接受人生的挑战。消除了紧张情绪,他经常能够与人愉快相处。烦躁时他能得到倾听,他就学会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他人,因为你正是这样对待他的。


17,不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愤怒的发泄能为人理解并得到倾听,孩子和全家人都会从中受益。孩子愤怒的时候,就是我们做父母的面临全面挑战的时候。由于孩子正陷在愤怒的情绪之中,对他们说理很少奏效。他们此时已经完全地丧失了自己通常所具有的智慧和判断力。他们根本听不进或无法理解我们的话。而我们自己也往往会由于孩子的“执迷不悟”而感到沮丧。所以当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也常常忍不住发火。如果我们对愤怒的孩子给予关注和爱,他就有机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并最终摆脱它。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孤立或惩罚孩子,他的怒气就会被埋在内心深处,在那里不知不觉地增长、膨胀。


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的内心是惊恐不安和悲伤的。孩子天生渴求温情和友善。一旦学会如何靠近愤怒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摆脱造成他们愤怒的主要原因—恐惧和痛苦。当孩子感到处境危险,或经常独自一人,无人作伴,或见到别人受到伤害,都会强烈地感到恐惧。在这种时候,他们几乎总会由于过度惊恐或为恐惧所压倒而无法抗争。面对危险,正常的反应是全力抗争,然而巨大的恐惧会使孩子处于消极状态。他们会退缩,发呆,或默不作声以求逃生。这些骇人的时刻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印记。在脱离危险之后很久,他们仍会感到惧怕。他们都惧怕既来自那件他们所遇到的可怕的事物,也来自在那次遭遇中自己陷入完全被动的处境体验。


你只要回忆一下自己做过的最可怕的噩梦,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恐惧。我们大多数人都梦到过自己在该拼命逃跑的时候却迈不动腿,要喊救命的时候发不出声。人们在这种陷入绝境情况下的感觉与深藏在许多孩子心中的惧怕很相似。


很小的不快可能会触发孩子很久以前的经历留下的恐怖感。尽管此刻他并未面对严重威胁,他的行为正如那次一样,因感到孤独和惊恐而做出自卫的反应,他愤怒。愤怒的孩子是在与一个不存在的敌手争斗。昔日的恐惧仍缠绕着他,使他误把那些无害的事物认为昔日危险又重现了。此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陪在他身边,帮助他处理他的恐惧和悲伤。


孩子在愤怒中讲不出恐惧的真正缘由。以往可怕的经历的各个细节会留在孩子的记忆中,深深地影响他的思维举止,但又不总是能为孩子所意识到,孩子通常不可能直接处理有关的经历,那些记忆就像扎了肉中的刺一样,会干扰孩子的日常生活,使孩子甚至在别人要关怀和亲近他时也做出愤怒的反应。你可能从来也不知道孩子的有关记忆是什么。好在孩子不需要我们完全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他们在试图排除那些使他们“失常”情绪时,只需要我们的关注。


**我自己的感受:有次孩子在更衣室摔了一大跤,膝盖破了,流了不少血,我因为心疼,却很生气地骂了孩子,完全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一个邻居,因为不好意思,聊了6,7分钟的天,完全没有照顾到孩子内心的想法,没有把孩子的伤口这件事情摆在第一位,没有第一时间赶快回家带孩子处理伤口,孩子回家哭了……是我做的不好,因为自己对孩子没有照顾好自己摔跤而生气,自己完全被自己的愤怒情绪控制,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和心情。我错的很严重!孩子犯错很正常,孩子犯错后自己也伤心,难过,生气,这时候孩子需要父母的安慰和安抚,帮她处理身体和心里的伤口。


大人会成为孩子攻击的对象。当你试图帮助处理愤怒情绪中的孩子时,你将面对的是某种压抑已久的孤独。或许是由于孩子在需要帮助的危机时刻未能得到的帮助,或许是由于他在惊恐之中无法感受他人的帮助。在这两种情况下,孩子都会感到为世人抛弃,孤独无助,尤其对你特别失望。这当然是既不公正也不理智的,可事情看来就是如此,孩子感到危险和无助时,他们会让自己的情绪反应—通常是愤怒和不信任感—指向他们最亲近的人。孩子叫喊着说你从来不关心他,你一直很坏,只考虑自己。帮助愤怒的孩子不是件轻松的事,但是如果你此时急于为自己辩护我,要“澄清事实”,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于孩子。因为他需要先告诉你,他对你有什么想法,然后才能接受你的帮助。一边给予关注,一边倾听孩子情绪激昂地诉苦,应该是最奏效的做法。请记住,孩子此时内心充满惊恐和悲伤,希望能找回对你的信任,所以他最终会趴在你怀里大哭,感受你的保护和对他的爱。


18,尽管他对你发怒,坚决要你走开,对你不信任,你也要慈爱地留在孩子身边。此时,你不能强使他感到被爱,但你可以坚持给他以关怀,孩子会惊喜地发现,在他一直对你发火的时候,你始终在他身边。(我们可以先练习倾听哭泣的但并不愤怒的孩子。你需要体验如何帮助他度过悲伤,而他需要学会在困难的时候时刻信任你。然后在他发火的时候试着平静地留在他身边,倾听他体验恐惧的全过程,从中你也了解到有关康复的过程)。


我们这个社会里的成人很少有能帮助愤怒的孩子的。我们大多数人自己就曾因为表现了自己的愤怒而受到威胁和打骂。想尽力帮助孩子摆脱愤怒情绪的父母理应得到帮助,以便清除掉他们被孩子的怒气所激起的不安情绪,要帮助孩子,关键在我们自己也能获得帮助。我们自己的愤怒情绪,正如孩子的一样,也根植于悲伤和恐惧。愤怒和恐惧搅扰着我们,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孩子失败,害怕我们承受不了做父母的压力。请找一位能关注地倾听你的朋友。随着朋友的倾听和关注,到了一定时候,你会有足够的安全感让自己落泪和发抖,尽管这样做对你很难。向别人倾诉以释放自己的烦乱心情能增强你的耐力,从而更好地承受在试图倾听处于愤怒中的孩子时会遇到的各种刺激。


19,倾听孩子的要领:


a,如果孩子显得很愤怒,你要留在他身边,尽可能了解问题的本质。偶然发生的愤慨和发火的外在表现与愤怒很像,都是提高了嗓门说话,但本质上与愤怒很不同。愤怒情绪往往显示出本人的紧张、不友善和心情恶劣。不是一下子就能辨明孩子到底是在就事论事,愤愤然地向你讨公道,还是以愤怒掩饰别的什么。你要走近孩子鼓励他说下去:“怎么回事?”“还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东西?”如果你从孩子的说话口气中感觉到有怀恨的、不信任的、紧张的情绪,那就是孩子对你有戒备。不过,如果他很愤怒,同时又大哭、冒汗和发抖,就是说触及深层的恐惧和悲伤的治愈过程已经开始了。你的关注已经起作用了。


b,估量一下你的心境。此刻你是否头脑冷静,能够倾听。当孩子处于愤怒状态时,你最好先估量一下自己此刻的耐心和注意力。你是否有时间?是否能不因孩子的情绪而烦躁不安?是否已经做好思想准备,愿意为帮助孩子而承受一次艰难的体验?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你就可以开始去做了。如果你感觉受到攻击或被激怒了,你的注意力就会在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这时你无法帮她,你也许先试着打破愤怒情绪对你的控制。找个地方卧室、盥洗室、车库什么自己先大喊大叫,跺脚,捶打不易碎的物品等等。如果你能哭出来或能发抖,你的部分紧张情绪就能随之宣泄出来。当我们自己怒火中烧的时候,千万不要勉强去接近孩子。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时,要注意避免让自己的情绪伤害他人。当我们还应当允许自己在试图倾听孩子时,根据自己的情绪随时调整或终止进程。当我们开始反驳孩子或与之争执起来时,我们就该暂停或干脆放弃这种尝试。你可以说,“现在我帮不了你了,我不想和你争吵。等我平静下来时我再回来。”如果你的怒气升起得太快,你也可以站起来就走。等你到别的地方发泄怒气之后再对孩子作解释。这些做法孩子是能够接受的。


c,给孩子以温情和亲情。不要勉强孩子接受,但要不断给予。要努力坚守阵地,愤怒中的孩子需要探明他不会失去你的关怀。你要冒着他对你的攻击努力靠近她,向他表明你要和他在一起,他对你很重要,当他意识到不论他如何对你恶语拳脚相加,都不会失去你的关心和爱护,治愈悲伤和恐惧的过程就会开始。你应该全神贯注地听她宣泄,不要因为他的情绪使你感到难堪而退缩。当你向他伸出双臂或要轻轻抚摩他时,他可能认定你是世界上他此刻最讨厌的人。他至少会用言语来打击你,说你是在他心目中有多糟。“我恨你”“你老让我觉得自己不行。”“你在这儿让我更生气,快走开。”当他还不想向你显露掩盖在愤怒下的创伤时,你会听到这类的恶言恶语。


d,留在孩子身边,继续倾听。孩子可能试图避开你,要独自呆着。他会对你说他需要这样,你跟着她只会增加他的愤怒。这时候,你要坚持去接近他,使他能感受到你想帮助他的意愿,并且在考虑他的话。也就是说,如果你被命令“走开”,你就说“好吧,我后退几步。可我真想过去挨着你在床边坐下。”此时的情况很微妙。孩子正陷入与掩藏很深的创伤有关的情绪之中,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使他能够在任何方面信任我们。不管公平与否,他们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我们,讨厌和我们在一起。不过尽管有各种短处,我们此时此刻是他生活中最少威胁、最亲近的人。也唯有我们能够在他们碰到麻烦时伸手帮他们一把。可以说,当孩子把愤怒的矛头指向我们时,他们是在激我们,要我们去了解他们。如果他们已经不相信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会躲得远远的,不会激烈地与你斗争。这个愤怒的孩子是在以正话反说的方式称赞你,在给你的奖牌上刻着:“此人不可怕,可以对他发火。”


e,对孩子解释泥为什么要留在他身边。




g,不要让孩子在愤怒中打坏有价值的物品,或伤害别人。因为事后孩子会感到内疚。允许他表现自己的情绪,允许他用力挣扎,但要及时阻止他的毁坏行为。


h,克制自己要说教、斥责或批评孩子的欲望。与愤怒中的孩子是无法讲道理的。试图表明你是“对”的,孩子是“错”的,只能使孩子认为没有谁真正在意他。如果你的合理要求引起孩子的愤怒,此时就不要对他长篇大论地讲你的理由。你只需要坚持你的要求,爱抚他,关注他,留在他身边,允许他大发雷霆。如果你能保持亲切温和的态度,他最后会发抖、哭泣,然后平静下来,能够记起你对他的爱。一旦他能与你沟通,他的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也就可以理智的与你讨论问题了。很可能,这时已没有必要进行你的对与错的说教了。在确保不会发生伤害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允许孩子继续通过激烈的动作宣泄愤怒情绪,对孩子会有很大益处,因为随后孩子会哭泣、发抖和冒汗,直到摆脱旧日伤害引起的恐惧。


每个孩子都不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当他们在愤怒中试图伤害朋友、弟弟或妹妹或你时,他们是在吁请干预和帮助。他希望成人的干预有力而又不至于压垮他或使他感到羞辱。他想想努力打赢一场他曾经输掉的战斗。他要战胜驱使他攻击别人的恐惧感和自我仇恨。


20,孩子的愤怒可能是针对着不公正。有自信心的年轻人受到委屈时,他们会迅速、强烈、高声地抗议,但并不想伤害人。他们的目的是要人倾听并争得公正。一个发怒的孩子会毫不含糊地对你说,他认为你的话是轻率的或不工正的。人们天生期望得到爱和尊重。只有疾病或反复的虐待才会消磨人们为正确事物而斗争的意志。


当孩子觉得自己或自己所关心的人受了委屈,他会很愤怒。我们最好的反应就是任由他的愤怒爆发出来,听她说些什么,看他是不是有道理,再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如果发怒的人得到倾听并得知有切实的补救办法,事情就会迅速了结,情绪也随之归于平静。我们能够采取的补救办法包括道歉、修改决定、同意重新讨论有关问题,等等。如果你预先倾听,然后与孩子把事情理顺,他会对你对自己都很满意。



21,允许自己在学习中犯错误。


22,孩子乐于做他们自己,保持自己的个性,自己做决定。他们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胆大直率,待人真诚,常会打动我们成人。孩子从幼年开始就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他们从自己的体验中获取大量信息,学一两种语言,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父母以及自己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之间分别建立起独特的关系。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在游戏和发现乐趣方面简直就是天才。


当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他们是在向我们求助。他们需要我们对他们说“不”,需要确定我们是否关心他们,需要重新恢复彼此之间的感情纽带。亲密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父母或与其有重要关系的成人保持牢固的感情纽带,会让孩子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乐于学习,探索,给他人关爱,并成功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当孩子感觉与父母关系亲密时,其大脑神经通道就保持通畅,使其能够感知、记忆和思考。孩子的智能每天都在增长。孩子的大脑发育需要一位成人能够读懂他们发出的各种信息,并以关心和支持的态度给以回应。


婴儿通过长时间地注视父母的眼睛建立感情纽带,他们需要父母的目光,搂抱和关注。慈爱的目光、轻轻地触摸、柔和的声调、温馨的话语,都为幼小孩子的大脑发育提供着营养。




与人的密切关系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促进孩子全面地运用自己的智能。


孩子在整个儿童期都会对着这种情感纽带有很强的依赖。所有这些都是孩子每天需要的。与成人之间的感情纽带能给孩子以力量,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有足够的安全感去学习和与人交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强自信心,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能够从容无畏地面对新挑战:能逐渐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知道应当与谁为友,善于解决问题。


23,对于感情纽带的感知虽然能给予孩子力量,但这种感知也很脆弱。一个粗暴的词语,一个生气的眼神,就能让孩子丧失这种感知。和父母分开一段时间也会影响孩子的感知。成人之间的争吵和不快感情的发泄都会影响孩子的感知:实际上,目睹成人之间的粗暴对待、互不尊重会吓坏孩子,使他们无法感知他们与成人的感情纽带。还有很多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物,比如咆哮的狂风,狂欢节游行中突然冒出的喧闹,都有可能让孩子们由于不理解而感到害怕,中止对感情纽带的感知。


当孩子感到危险、沮丧或无法感受到你和他之间的感情纽带时,他的前额叶皮层就会停止活跃。孩子实际上就无法正常思考了。既意识不到父母是爱自己的,也想不起自己喜欢谁。此时他失去了判断力。他会不理睬任何人,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或沉浸在极端的一人世界里,或无端对人发火。他无法放松,不能与人合作,不论你说什么都不能理智地回应。可以说,不再能感知情感纽带的存在,导致正常思维的中断。


当孩子的正常思维中断时,我们文化传统一贯的做法是责怪孩子,对他责骂、说教、惩罚、或孤立他。我们会指责孩子试图操控我们。我们会认为孩子这样不理智,是故意让我们为难。这些想法大错特错。孩子天生乐于和我们交流、游戏、合作、和睦相处。当他们感受不到与成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时,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伤害。尽管这是情感上的伤害,但其严重性不亚于一次骨折。正好像孩子不会要自己骨折一样,他们也不会自己要受到情感伤害。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


24,孩子受到情感伤害后会变得很脆弱,会丧失安全感,自信心也会遭到破损。以后遇到类似的情景,他们的正常思维也同样会受到影响。某些情形带给孩子的伤害程度之深足以摧毁孩子与生俱来的生活热情和对他人的信任。


深度伤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存状态。让孩子不能感受到爱,不能相信他人,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可爱,不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孩子自己很难从这种深度伤害中解脱出来,会长年累月地在它们的阴影下挣扎。


由于这些藏在内心的大大小小的伤害,以及它们不时地被触动,孩子才会变得反常。但孩子们不应为此受到责备。为此而责备孩子只会让孩子离我们更远。我们需要做的是设法让孩子重新感受到我们之间的感情纽带。


25,孩子无法正常思维时会发出求助信号。


a,孩子会变得烦躁不安,大发脾气,大哭大闹或狂笑。


b,孩子会变得行为怪异,做些不理智的、无意义的事情。


26,感到不安的孩子会试着治愈所受创伤。孩子天生具有治愈能力。当孩子感到不安,发泄出情绪,就表明他们正在尝试治愈所受创伤,试图恢复被切断的感情纽带。大哭大闹的孩子正在做着在他们处境中最恰当、最符合逻辑的事。他们在排除自己的烦恼,使自己能恢复安全感,放松情绪。只要孩子能得到他人关切地倾听,他们就能运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通过大哭,大喊大叫,发抖,冒汗,大发脾气………治愈所受创伤。再深的创伤也能够通过宣泄得到愈合。


孩子大哭、大笑、大发脾气时,淹没并抑制他的不安情绪就会被宣泄出去,而你的关注和倾听对整个过程有极大的帮助。孩子越感到安全,宣泄地越充分。孩子还会需要听到让自己安心的话语。(你可以告诉他你很高兴在他身边,会保证他的安全,为他受到伤害感到难过。)有父母在身边倾听的孩子有时会用更长的时间处理情绪。他们会先处理与刚发生的事情直接有关的情绪,然后接着处理更深层次的与以前发生过的较大烦恼有关的情绪。孩子天生不喜欢背负不良情绪,所以只要有人倾听,就会不失时机的要占用尽可能更多的时间把不良情绪“一扫光”。


带着早期创伤引起的紧张情绪的孩子会因很小的琐事大哭大闹。我们不清楚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但可以肯定另有原因。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


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是听不进大人的说教的。因为他的前额叶皮层已经不在工作状态了。但是如果你能关注地倾听,你就传递出孩子的边缘系统所需要的东西—表示温暖、安全的非语言信号。这些非语言信号为孩子的情绪恢复打开一条通道。


近50年的研究表明,体罚或责骂往往会使孩子的行为更加逆反,并降低他们的认知能力。如果父母能长期采取倾听的方式对待闹情绪的孩子,孩子即使进入青春期也依然能够和父母亲保持亲密的关系。不论遇到多大的难题,情绪有多糟,他们也不会完全丧失安全感。他们知道父母能理解自己,能明白无论自己在情绪之中说了什么,都只是宣泄情绪而已;父母也知道孩子的那些情绪会很快消散,知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是自己向孩子传递关爱的最佳时刻。


27,对于处在一触即发状态的孩子,你温和而坚定地说“不”等于一件礼物。他正可以把你说的“不”、“现在不”、“我不允许你这样做”等当成发泄出致使自己行为失常的负面情绪的靶子。现在他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烦恼了。如果你能留在孩子身边倾听,那你的礼物就趋于完美了。孩子会抓住机会排解掉自己的烦恼情绪,重新感受到你们之间的感情纽带。


说不的时候不要斥责,打骂孩子。要温和坚定。


我们每一次粗暴对待都会伤害孩子,加重孩子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孩子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力。


28,孩子目前已经由于学习困难而创伤累累。他需要的是大量的一对一的相互倾听,游戏和对他的欣赏。他能够重新鼓起自信的风帆,但需要很多支持,鼓励。




父母亲可以说类似的话“我爱你。我能理解你心中的不舒服。我不愿意你独自承受烦恼。”倾听孩子。如果孩子还有一些情绪未宣泄出来,温柔的目光接触会提醒他,他的心情还未恢复到足以能接受你的关爱的程度,他还需要继续宣泄:大哭、发怒甚至大笑。


孩子通过宣泄排除掉大量负面情绪后,会恢复正常状态,能注意到身边的事物。这个时候,大人不要试探地问孩子类似的问题:“你不高兴是不是因为想爸爸了?”如果是孩子主动告诉你原因,那很好。但绝不要试探。那只会增加孩子的顾虑。妨碍他以后顺畅地在你面前宣泄。


29,倾听的效果依赖于多种因素:你的自信程度,你表达对孩子的爱的程度,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当时的处境。有时,事后孩子的变化不很明显:可能他显得增加了一点独立性,或者更经常“黏糊”你。有时孩子有戏剧性的变化。


孩子独自是不可能排除掉负面情绪的。干巴巴的、紧绷着的哭闹表明孩子需要你在身边关注他,使他感到足够的亲情,从而能够继续宣泄。他越紧绷着,越需要你的关注和爱抚。


父母要采取主动,要花些时间在危机爆发之前恢复你们的感情纽带。


30,孩子需要规矩。他们要理解一个家庭需要一些“家规”指导人们的行为,孩子渴望爱、关心和公正。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对他们说“不”,然后倾听他们,从而修复我们之间的感情纽带,都是为了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得到他们所渴望的。


通过对孩子说“不”来修复亲子之间的感情,其要点概括如下:


a,孩子是好的。他愿意做一个可爱的、合作的、亲近你的孩子。


b,孩子行为出现反常,是因为他感觉受到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纽带暂时切断。


c,孩子感受到伤害时无法理性行事。


d,此时你温和而坚定地说出“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e,不要斥责、打骂不理性或情绪化的孩子,孩子需要温和亲情来恢复理性。


f,倾听—说“不”—再倾听,鼓励孩子通畅地宣泄出负面情绪。


31,青春期的孩子已经长大,更独立了,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时需要我们的关注。但他们一如既往地需要我们的爱、欣赏、亲近和毫不保留的关心。我们对他们的态度—说出来的和没说出来的—依然可能让他们一天都快活或不快活。他们寻求我们的尊重,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选择。所以依然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在过去十多年里孩子们一直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是如何运转的。现在随着成年的临近,他们的思考范围必定会有巨大的扩展。他们现在得重新理解每一件事物。他们在为自己未来的成年生活打基础。对他们来说,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是很重要的。他们必须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方法。


有时候他们在最不痛快的时候会拒绝我们善意的忠告,但有时候他们不接受我们的帮助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世界得自己去了解。


当自己的帮助未被孩子接受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很容易产生遭到拒绝的感觉。我们往往或者是完全放弃,或者是变得很生气,仍要把自己的建议强加给孩子。实际上,我们的建议并不是孩子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的。


孩子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的是支持,想要我们做他们的盟友,想要我们了解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倾听他们,更努力地理解他们。当自己信心不足时,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肯定和信任。孩子是我们的,但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他们需要做的是培养健全的判断力,积极主动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会生活的各种技能和独立谋生。我们该做的是支持他们在这些方面所

上一篇:“等你回家,我们再一起过生日!”9岁男孩给战“疫”一线的医生爸爸写了封信

下一篇:内涵段子

免责声明:该文由项目方自行发布,玉竹加盟网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以上信息不代表玉竹加盟网的观点和立场。市场存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要咨询

 免费咨询微信:yuzhuw666

请填写或选择常见问题

  • 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 请问我所在的地区有加盟商了吗?
  • 我想详细的了加盟流程,请联系我!
  • 留下邮箱,请将详细资料邮件给我
  • 代理/加盟鱼你相伴能得到哪些支持?